【大紀元10月5日訊】1961年年初,克羅克和麥氏兄弟就開始談判出讓麥當勞權利之事。但麥氏兄弟出價驚人:非270萬美元不賣!其中兄弟倆每人100萬美元,交稅70萬美元,而且一定要現金。克羅克差點氣暈了,他放下電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們明知他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而把價碼定得這麼高,其用心是很明顯的,就是不想讓克羅克擁有控制權。
克羅克考慮再三,權衡利弊,最終答應了麥氏兄弟的條件。克羅克和他的天才財務長桑那本,使出渾身解數,幾經反覆,借貸到270萬美元,買下了麥當勞餐館的名號、商標、版權以及烹飪配方。至此,美國的全部麥當勞速食店都歸於克羅克名下。雖然公司的名號仍叫麥當勞,卻與麥當勞兄弟毫無關係了。麥氏兩兄弟是麥當勞公司的創業者,但顯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克羅克事後說:「他們比我年輕,可他們都歇手不幹了。而我可不能拋錨。」
在簽訂合約的最後文本時,麥氏兄弟出爾反爾,將聖伯丁諾的麥當勞餐廳排除在交易之外。他們對這個店頗有感情,它是他們建立的第一個店,也是整個麥當勞世界的發源地。克羅克雖然也把這個店看成是交易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但從大局考慮,只好放棄了。
然而,克羅克並沒有忘卻這個富有象徵意義的餐廳,他在後來奮力反擊,在聖伯丁諾店的附近買了一塊空地,蓋了一間與原店一模一樣的麥當勞餐廳。由於麥當勞的名稱已被克羅克買斷,因此他蓋的這個新店叫「麥當勞」,而麥氏兄弟的老店卻只有改叫「大麥克」。誰知這樣一來,新店生意開始興隆,老店卻一落千丈,元氣大傷。因為許多老主顧都以為麥當勞搬家了,都跑到新店去,誰也不搭理那個叫做「大麥克」的店了。實際上兩店所賣東西毫無二致,但結果卻迥異,由此可見,「麥當勞」這名字的內在價值。
這一回輪到麥氏兄弟憂心忡忡了,到了1968年,索性就把這個昔日曾與克羅克爭了個你死我活的寶口店賣了!此後該店命運多舛,幾易其主也無起色,只得改作一家唱片行。
麥氏兄弟今何在?一位已於1971年過世,另一位生活優裕,很顯然,他那100萬美元一定是投到較好的行業之中。但可以肯定,不論他投資到哪裡,都不如擁有麥當勞好。如果他至今仍擁有0.5%的權利金的話,他的財富將無法估量!自1961年到80年代初,麥當勞營業額共770億美元,照原訂協議麥氏兩兄弟可賺進3.88億美元的權利金,而在1985年,麥當勞營業額高達110億美元,他們一年就可多賺5500萬美元哩!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擺脫了束縛,克羅克終於可以自由發揮了,他把自己的那一套做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麥當勞公司需要具有強烈進取精神的人才。克羅克說:「我要的是全力以赴獻身事業的人。如果誰只想掙錢養家過安逸的日子,誰就別到麥當勞來幹。」
到麥當勞求職的人絡繹不絕。他們要經過嚴格的考核,大部分人被淘汰,只有那些最有潛力獲得成功的人才被錄用。
麥當勞各分店的經理平均年齡35歲,他們大都在其他行業上有過相當成就,並且銀行賬戶上的數字很可觀。克羅克的招聘指導思想是:為了阻止那些不稱職或表現平平的人進入,公司將最初的現金投資額定得很高。
取得一家麥當勞分店的經銷權要花11萬到12.5萬美元,其中必須有一半現金,另一半可以申請貸款。資金到位後,由克羅克派人選擇地點並建造餐館。當新的分店開張後,分店經理要將每月營業額的11.5%付給公司,其中3%作為管理費,8.5%是租金。
乍一看,這些條件似乎是苛刻了些,但實際上分店經理還是能賺很多錢。一家經營良好的餐館,在3年到5年內就能賺回原來的投資額。麥當勞公司各分店的年營業額平均為43萬至50萬美元,一個中等水準分店的經理每年可盈利5萬至7.5萬美元。
克羅克對優秀分店經理的最大獎賞,就是一有可能就讓他們買到更多的經銷權。有些經理擁有4家、6家甚至8家餐館,所賺的錢就相當可觀了。在麥當勞公司,大約有六七十個分店經理成了百萬富翁。
在人才培養上,最能體現麥當勞特色的地方是克羅克一手創辦的「漢堡包大學」。克羅克規定他的經理人員必須接受「漢堡包大學」的專門訓練。在麥當勞,只承認漢堡包大學培養出的漢堡包學士,其他學歷都不予承認。
早在1961年2月,克羅克就在伊利諾斯州的愛克魯市建立了第一所漢堡包大學。學員們經過19天的專業訓練,外加一門法式土豆片選修課,經考試合格就可以獲得「漢堡包學」的學士學位了。1983年,又一座新的「漢堡包大學」開辦了,它耗資4000萬美元,7間教室可容納750名學員同時到校訓練。在每一間教室裏,都有電腦控制的自動錄音和記分,而且還有翻譯設備,供外國的學員使用。28名專職教授開課的範圍從生產力研究一直到機器的維修,幾乎應有盡有。漢堡包大學的許多課程現在都被美國教育當局所承認,已經列為許多大學的正式學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