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籠罩下 日本「窮忙族」預告甚麼?
【大紀元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日本社會有一群稱作「窮忙族」(Working Poor)的新貧階級正隱然形成。他們忙於工作,收入卻無法達到最低生活費用標準。在現今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陰影下,格外引發大家對這個新興族群的關注和探討。許多人開始檢視自身處境:是否也將淪為「窮忙」一族?
日本「窮忙族」群像錄–忙忙忙 越忙越窮
在80年代,80%的日本勞動者都有工作保證,多數人認為自己稱的上中產階級。
近十年來,由於日本企業大幅削減成本和勞工市場放寬管制,使得職工雇用全貌發生了轉變。超過1/3的員工成了沒有工作保證的非正式雇員,其中包括非全職工、合同工和臨時工。這些統稱為「窮忙族」的新興階級,目前總人數達到一千萬,他們全年靠兩萬美元以下微薄的收入糊口。
路透社舉了非全職工的單親媽媽Miwa Takeuchi和36歲的男性臨時工兩個例子,說明「窮忙族」當前的困境。
為了因應過去長期低迷的經濟情勢,許多企業紛紛將職缺外包給人力派遣公司。三年前,Miwa Takeuchi的非全職文書工作遭到外包,儘管工作時間拉長,薪資銳減,她認為能保有飯碗已屬難能可貴。但是,現在她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的工作時間愈長,所獲薪水愈少,甚至還影響生計。
而臨時工也是透過人力派遣公司的仲介,得以獲得工廠、建築工地和其他低技能工作,他們的每日所得為70美元。一名36歲臨時工表示,他往往到前一晚才得知有工作,這份差事可能僅持續一週,有時甚至好長一段時間都無任何工作機會,所以完全無固定月薪可言。目前他靠著和父母同住得以茍且過活。
窮忙族群讓日本躋身OECD貧窮榜
OECD的社會政策分析家福斯特(Michael Forster)指出,在擁有高度非典型工作情況的國家,其中多數是不穩定工作促成的,一旦經濟蕭條,這些非正規勞動族群往往首當其衝,而且受創至鉅。
在這樣的衝擊下,日本整體的表現為何?
擁有30個會員國位於巴黎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2006年一份報告指出,日本的貧窮指數使它赫然躋身貧窮榜之一,主要肇因於正式職員和非正規工間的差距。這裡的貧窮定義係指生活在低於平均薪資一半的人數。
而本月份的報告顯示,由於富人的財產縮水,1999-2004年貧富差距因而縮小,但是,日本貧富不均的差距仍然高居會員國中第四大。
窮忙族增加社會成本 引發連環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窮忙族不是一個單純現像或僅是攸關某個族群的事,它還引發了家庭、企業、社會和經濟的連鎖反應,專家們闡述了窮忙族可能引發的深層問題。
專家指稱,企業主固然可以依經濟的興衰調整人事雇用準則,倘若一大群人無法維持生計,社會動盪不安隨之而來,它所造成的社會成本將是難以負荷的沉重。
此外,它影響的層面不只是社會問題,《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一書精闢地分析道,它引起的連鎖反應還會波及到子女教育、金融體系等。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成為「窮忙族」,就如同掉進蟻螄陷阱的螞蟻一樣,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再爬出來。
反對黨領袖民主黨的Ichiro Ozawa在年會中感慨談到,早在10年前,任憑誰也無法預測日本會面臨今天這種局面。倘若再不重視此一問題,日本的經濟將失去作用,而整個社會可能隨之崩潰。
兩黨競選主張能否幫助窮忙族脫困?
有鑑於問題的嚴重性,日本朝野兩黨都將這個議題納入明年9月以前選舉的競選綱領。民主黨將改善工作保證並縮短薪資差異作為訴求主軸之一。針對願意雇用資深「飛特族」(freeters)的公司,執政的自民黨則是承諾給予補助。
根據瞭解,1994-2004年企業多因經濟不景氣而凍結人事,以致於近一百萬畢業生成了失落的族群,他們工作不穩定、酬勞低下,無法享有員工福利或健康保險,形成了所謂的「飛特族」。可悲的是,即使經濟情況稍有回轉,受限於大企業嚴格的雇用體制,他們仍舊無法獲得良好的工作。
儘管兩個政黨都談到補償策略,單親媽媽論壇的支持團體對於成效則是持審慎保留的態度。這個團體指出,這些政黨的主張一切都為了選票考量。他們應該從基本面著手,例如同工同酬、正式職員和非正規工享有相同待遇,可惜他們並未這樣做。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