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礦難發生後真假記者排隊領封口費
【大紀元10月2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一場礦難發生之後,真假記者爭先恐後地趕到出事煤礦———不是為了採訪報導,而是去領取煤礦發放的「封口費」。有大陸媒體指,如此多的「記者」跑到出事煤礦,並沒有采寫出任何新聞,這是最近在中國新聞界裡發生的恥辱一幕。據報導,今年以來,山西有多宗礦難被瞞報。有業內人士稱,「領封口費事件」曝光料將揭出更多被瞞報礦難,同時也將扯出多宗封口案。
真假記者排隊領取”封口費”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西部時報駐山西記者戴驍軍接到山西霍寶干河煤礦礦工舉報,41歲的礦工吉新紅在礦內悶死。事故發生後,煤礦未向上級報告,反而為聞風而來的各地的所謂「記者」發放「封口費」,多則上萬元,少則幾千元。
舉報人講從9月23日開始陸續有媒體人到來,25日竟有200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所謂媒體記者聚集在干河煤礦辦公樓的三層排隊領取”封口費”,根據來的時間的早晚,媒體的大小分為幾個等級的封口費標準,高的幾萬少的幾千。
9月25日晚,戴驍軍完成了職業生涯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拍攝。他接到舉報後便與博友「直播山西」驅車趕到出事煤礦現場,現場看到的場景令其吃驚,雖早有所聞,但如此大規模排隊領取「封口費」還是第一次見。戴驍軍拍下的的各地真假記者雲集,領取礦方發放所謂「封口費」的場景。他還拍到了4張煤礦辦公樓進出登記表。表格顯示,這裡接待的「記者」可用「絡繹不絕」來形容。
不願意向外界透露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網名為「直播山西」說,「我也是初次見到這種情況,很氣憤,怪不得記者的名聲這麼難聽呢,真丟新聞記者的臉!」
「直播山西」說,自己拍到了「記者」依次憑藉證件領條,再向工作人員領錢、數錢的過程。他的拍攝曾引起一位略微禿頂的工作人員注意,所幸現場人數眾多,該工作人員檢查的是另一個人的手機。他也曾見到別人拿起手機準備拍攝,但被發現並制止。
戴驍軍說,「封口費」在三樓發放,約有十幾個房間全都開著,每個房間代表一個封口費的「等級」,所有登記完的記者會被礦方依據媒體影響力的大小、所持證件等情況告知去哪個房間領錢。
隨後戴驍軍與博友「直播山西」在博客披露霍寶乾河煤礦發生礦難真假記者排隊領「封口費」事件。9月27日,「直播山西」成為第一個上網披露干河煤礦「封口費」事件的網友,他的文章曾被一家網站重點推薦,該網站還曾致電詢問,希望上傳視頻。他在個人博客裡公佈了幾張視頻截圖。不過,這些圖片連同文字,此後都被刪除了。
「封口費」事件在網上被大量轉載緣於戴驍軍的文章被無故刪除多次,最終引發了他的憤怒。他和「直播山西」開始在各家網站和論壇把稿件發表上去,後因文章被大量轉載,對方「刪不過來」,終引起媒體重視。
戴驍軍稱,不僅他和「直播山西」發表在直播客網站的文章無故被刪,同時,尚有很多轉載這篇稿件的網站接到直播客網站的通知,稱文章作者要求將此稿件刪除,戴驍軍得知此事是因為這些網站後來跟他進行過核實。
在戴驍軍拍下的登記名單上,有數十家媒體及上百位記者的名字。從登記時間還可看出,一些「記者」明顯是三三兩兩結伴而來又結伴而去。僅在24日15時9分到25日18時50分(登記表的拍攝時間),27小時又41分鐘之內,有37名「記者」來自30多家單位,山西某日報就有3人到場。更有甚者,打的旗號中有「省新聞辦」字樣。
干河煤礦公司董事會秘書李國良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事故發生後到訪的記者總數是「四五十人」。
今年多宗礦難西被瞞報
報導指,如此多的「記者」跑到這個煤礦,並沒有采寫出任何新聞。中國青年報記者特地上網查找關於干河煤礦的報導,今年1月至10月26日期間未見隻言片語。需要指出的是,在登記簿上留名的一些媒體,明明擁有自己的發稿平台。
有港媒報導稱,在「西祠胡同」網站的「新聞廣角」欄目搜索到今年以來,山西有多宗礦難被瞞報。如5月12日,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聯盛暖泉煤業有限公司發生一宗冒頂事故,死亡1人;8月15日,山西陽城縣上孔煤礦發生一宗井下事故,死亡1人;8月23日,山西河津下化鄉曙光集團船窩煤礦大2號井(5米井)井下運輸線發生事故,死亡1人。
9月2日,離石泰平煤業公司發生了4人死亡的事故;山西寧武縣圪廖鄉黃嶺後溝煤礦於10月13日、17日連續發生兩宗事故,造成2人死亡。瞞報的礦難還有很多,而且不知有多少真假記者收取了多大數額的「封口費」。
南方日報的評論員文章說:不光是山西,河北蔚縣李家窪煤礦井下炸藥爆炸事故發生後,在礦主的買通下,當地官員和記者也收取了掩口費,使這起特別重大傷亡事故瞞報達到兩個月之久。
文章說:這種黑色新聞利益鏈條幾乎從頭到腳都是黑的:煤礦本身可能存在問題;礦主可能確實負有責任,官資勾結可能十分明顯,輿論監督他們確實害怕,於是真假記者鑽了空子,被黑吃黑或者白吃黑。這一場交易中,沒有正當者,只有各種利益的算計。
據報導,在煤礦雲集的山西,這幾乎形成了黑色利益鏈,只要有煤礦一出事,就有線人通風報信,然後各路「記者」雲集,索要費用。有的「記者」還成為二次、 三次新聞源,通知其他「記者」前來採訪,索取費用並和線人分成。
有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相關部門從霍州「封口案」中深追細究,料可牽扯出更多未被曝光的「封口案」,將有一批參與瞞報事故的官員落馬。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