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資源保育 文化面向受重視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二十六日專電)當前的自然保育活動中,「文化」議題更加突出,這是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十月初在巴塞隆納舉辦的世界保育大會中顯現的主要訊息之一。
十月五日起為期十天的世界保育大會,前半部是交流論壇,分為十二個主題「旅程」。「生物與文化多樣性及原住民族」旅程中,不計靜態展示,大小討論活動有五十多場,場次之多是所有旅程中數一數二;從大會發布的文件和召開的記者會來看,這組主題出現的頻率也特別高。
該旅程負責人、IUCN社會政策資深顧問歐威多指出,文化面向在這次論壇中受到許多與會組織強調的程度,「不僅和以往的IUCN活動相比,包括與其他各種環境議題場合相比,都特別高。」
人類文化多樣性近年愈來愈被保育界認為與生物多樣性高度相關,且有利於自然環境的永續。主要的概念是各民族在其傳統生活的地域,發展出利用當地資源和適應當地環境的知識、實踐和價值觀等;維護這些傳統文化常同時有助於保護當地自然環境,反之亦然。而事實上指涉的常是原住民族文化。
但正如歐威多所說,在這個寬鬆的認知下,「基於不同的價值和理解,人人對於何謂保育、應該如何進行,也意見分歧,許多想法並沒有反映在國際或國家層次的正式保育政策中。」有人主張納入更多觀點,有人則擔心這麼做會「稀釋」了保育工作的標準。
因此,他說,透過五天的論壇,IUCN的會員組織密集討論甚至激辯,促進了後五天在會員大會上凝聚共識,做出決議,形成這個世界最大保育網絡今後的方針。
例如「自然聖境」就是一個熱烈爭辯的文化與保育議題。自然聖境是指對於當地人民和社區具有「特殊精神意義」的地上或水域地區。在世界各地,政府對於這類地點,包括劃入保護區或國家公園後的管理,往往與當地人民想法衝突,或是在過程中剝奪了他們參與的權利。
IUCN和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在論壇期間發表厚達百頁的「保護區中自然聖境」管理的指導原則,會員大會接下來也通過「承認與保育保護區內自然聖地」的決議。其中,對於當地社區和原住民族的文化價傎、需求和權利都加以強調。
另一方面,保育組織希望維護的生物及文化多樣性,其實也常與在地人民追求發展的方向不同;在地社區快速變遷中、甚至傳統的文化也未必都有利自然永續。面對這種緊張關係,歐威多認為,保育組織應和在地社區進行知識和觀點交流,最後還是要由後者決定。
要維護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經濟生計非常重要。荷蘭籍的傳播顧問布勞華在論壇期間發表一本新書,報導了五十種「亞馬遜的永續產品」,包括巧克力、機能飲料、香皂、衣物等。
他舉例說,在亞馬遜雨林中容許有限人類活動的緩衝區內,靠著採集野生的巴西堅果和玻利維亞咖啡豆,就可以養活兩千人。而這些採集是不破壞原有環境的。
布勞華說,這些「美麗的雨林產品」顯示出在地人民不需破壞珍貴的自然資產,就可賺取收入,也向企業界提供了另一種正面的商機。
總部設在瑞士格蘭德的IUCN擁有包括政府與非政府在內的一千多個組織會員,這次召開的四年一度世界保育大會,據稱有來自全球八千多名各界人士參與。
這次也前來加參論壇活動的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說,台灣學界一直都有參加IUCN幾個委員會的學術活動,以世界保護區委員會和物種生存委員會為主。至於政府,則一向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