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學者研討華族160年留美史

【大紀元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史靜紐約報導)「華族留美史﹕160年的學習與成就」研討會﹐昨天(10月25日)在紐約法拉盛喜來登大飯店舉行。聖若望大學 (St. John’s University) 亞洲研究所所長李又寧教授邀集港﹑台﹑大陸及美國的14位專家學者就「傑出留美人物」﹑「留美與國勢」及「留美面面觀」三大主題發表論文﹐為華族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份展開積極的史料收集與彙整工程。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首先在「傑出留美人物」專題中發表他的「留美歸國學生的政治抉擇— 蔣廷黻﹑羅隆基﹑錢端升的個案分析」文章。張玉法認為﹐近代中國的留學生是中國改革與革命的重要動力。他們是新思想的傳播者,有些人也投入政治運動,甚至進入官僚系統從事實際工作。他們的思想和行動是多方向的,而這些不同的表現﹐與他們的留學國是民主體制或專制體制並無直接關係。

張玉法詳細分析了蔣廷黼 (1895-1965)、羅隆基 (1898-1965)、錢端升 (1900-1990) 三位留美歸國學生的事蹟,並重點論述留美教育對他們的影響、他們對民主與獨裁的看法、以及他們在選擇投效國民黨或共產黨後的機運與遭遇。

揚斯敦州立大學 (Youngstown State University) 歷史系教授黃培在他的「1950年代台灣留美學生的生活」論文中指出﹐1950年代是中國學生留美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繼往開來的作用。因為留美史的演變與中國政治﹑學術和社會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它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有力見證,值得加以研究。五十年代的中國留美學生主要來自台灣,而以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地區為次要來源。

耶魯大學客座研究員王慶餘在第三個主題「留美面面觀」中介紹「美聯誼會建立與天主教留美學生」。王慶餘在論文中以天主教留美教育的倡導者是于斌為主軸,詳細說明以于斌為首的傳大畢業生團隊,主持著長達六十年天主教留美學生工作。

論文指出﹐50年代初成立的中美聯誼會,則是當時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產物。1949年,中國政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天主教各級神職人員面臨何去何從的抉擇。像于斌、毛振翔等反共立場鮮明的天主教人士是無法返回中國大陸的。這就是促成中美聯誼會的成立。它的建立開創了天主教留美教育的新局。于斌 (1901-1978) 在世時,中美聯誼會在中國留美學生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研討會從上午9時開始至下午5時30分結束﹐吸引了百餘位民眾參加。會議主辦者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李又寧教授獲得州議會的表彰。與會的聖若望大學林有直教授稱讚研討會具有研究範圍廣﹑講員水準高的特點。資深媒體人 ﹑紐約社區報社長施長要認為﹐新聞與歷史關係密切﹐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而研討會為新聞與歷史間搭起了一座橋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