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國防新聞:專家認為兩岸CBM仍多障礙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二十日專電)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週刊報導,華府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分析,雖然有許多人認為當前兩岸和緩情勢,是建立軍事信心機制(CBMs)良機,但事實上各項阻礙仍多。

今天出刊的國防新聞周刊這篇發自台北的新聞,敘述十二日在台北一場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內容。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葛來儀在會中分析中國大陸對於CBMs的態度。

她表示,從中國的立場,台灣必須宣布放棄獨立,這是兩岸建立信心機制的前提,因此馬英九總統誓言不會追求獨立,這很重要,更必須在言詞與行動上落實。

這一篇報導說,北京的最終目標仍是完成統一,若是軍事信心機制以及兩岸和平協議有助於這個目標,中國就會提高興趣。當然,台灣也會要求中國先撤除或者減少瞄準台灣的一千三百多枚短程導向飛彈。

葛來儀指出,中共解放軍有些人願意考慮撤離一小部分瞄準台灣的飛彈,以示善意,但也有很多解放軍將領反對。重點是,中國不急著處理這個議題,中國官方也明白表示短時間內不會有這樣的進展。

報導說,比較可能的情景,是解放軍同意凍結對台飛彈的數量,當成是雙方達成減少飛彈共識之前的過渡作為。另一個難題,是台灣堅持要中國方面公開宣示放棄對台動武。

葛來儀說,中國大陸的專家表示,在兩岸透過協商達成終止敵對關係的協議之前,中共方面不可能放棄對台動武。但她指出,只要完成一項和平協議,中共會同意調整長期以來對台動武的政策。

報導指出,屆時,兩岸之間法律協定將會取代軍事信心機制;報導也認為,沒有多少人看好軍事信心機制的前景。

淡江大學教授黃介正則在會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剛開始第二任期,新一波兩岸和解契機即將到來,台灣應抓住機會設定軍事信心機制這個議題,擬定戰略取向、行動項目、優先順序及相關底線。

他主張,兩岸間可以進行軍官交流、建立軍事熱線、兩岸相互派員觀摩演習、軍民聯合海上搜救任務、預警機制、軍事行動透明化、中方撤除對台導彈、針對兩岸戰機與戰艦行動制訂準則。

報導指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賴幸媛也應邀與會,她宣布,陳雲林即將於十月下旬或十一月訪問台灣,主要目的包括討論擴大兩岸直飛、貨運包機、還有海運直航等議題。

賴幸媛說,直航以及其他新措施,降低了當前兩岸經貿的各項不方便,目前政府也在討論開放中資進入台灣股市、兩岸銀行往來機制、兩岸安全備忘錄以及兩岸經貿紛爭斡旋機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