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十一日專電)東南亞國家協會最近發表的聲明指出,隨著東北季風的轉變、雨水減少,東協北部地區林火熱點可能逐漸增加,而東協南部地區隨著雨季到來,林火熱點可能減少。但東協各國誓言保持警戒,繼續監視和執行預防霾害污染措施。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報導,東協各國環境部長八日出席越南河內舉行的第十一屆東協環境部長非正式會議和東協跨國霾害污染協定的第四次會議時,商討如何調動更多資金,加強霾害基金,並於九日發表上述聲明。
報導說,東協環境部長們在會議上就陸地與森林火災,及相關跨國霾害污染問題的各種因應措施進行檢討。他們樂見措施有實質性進展,特別是印尼行動計畫,包括馬來西亞與印尼在印尼廖內省的雙邊合作、新加坡與印尼在印尼占碑省的雙邊合作,讓跨國霾害問題減少。
另外,由全球環境基金發起的「東南亞泥碳森林復原及持續性使用」項目,預計將於二零零九年執行。
由於泥碳地在乾燥時很容易引發火災,且一旦燃燒就很難撲滅。上述項目將透過能力建設、創造其他生計、恢復並保存重點泥碳地,及提高公共意識與社區參與,來推動易燃泥碳地的可持續性管理和使用。
東協環境部長們呼籲國際及區域夥伴支持東協所倡導的措施,應付陸地和森林火災,特別是易燃的泥碳地。
由於印尼農民的火耕行為和當地泥碳地在乾燥時經常起火,引發森林火災釀成霾害,經常肆虐東南亞鄰國,經過多國呼籲後,東協終於展開跨國合作處理霾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