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8年10月1日華盛頓報導)金融風暴繼續在歐洲肆虐。在經歷了歐洲股市慘跌的「黑色星期一」後,多國政府不得不對又一家陷入困境的銀行伸出援手。
星期二,比利時、法國、盧森堡三國宣佈,同意向比利時-法國合資的迪克西亞銀行(DEXIA)注資62億歐元,以增加其流動性並穩定該銀行暴跌的股價。
根據三方協議,比利時和法國政府將分別向迪克西亞銀行參股30億歐元。盧森堡的注資將以價值3點76億歐元的可轉換債券方式進行。這是歐洲國家本星期以來接連出手干預金融市場的最新動作。
星期一,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政府宣佈,將向比利時最大的金融機構富通集團(FORTIS)注資112億歐元。德國政府也宣佈向商業地產貸款公司HYPO地產提供35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以緩解其償付困難。冰島政府在全國最大銀行之一GLITNIR融資危機惡化之後,決定出資購入該銀行75%的股權,實際上將該銀行收歸國有。
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向歐洲擴散以及市場信心的崩潰是導致這些歐洲銀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美國經濟智庫經濟展望集團首席全球經濟師伯納德·鮑爾默(Bernard Baumohl)認為,歐洲銀行接連尋求注資的消息說明,歐洲乃至全球市場的受損程度超過原先的預估。
他說:「我們沒有充分意識到次貸危機的全球影響。原因是次貸相關資產往往在這些海外機構的資產組合中埋在很深的位置。經過一段時間後,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全面顯現出來。」
*歐洲內部因素*
對於迪克西亞銀行來說,該銀行在美國主要從事債券保險業務的子公司FSA是導致其尋求救助的主要原因。FSA擔保的大量次貸相關債權令該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承受了3點16億美元的損失,為彌補次貸相關損失而作出的資產撥備超過9億3千萬美元。此外,迪克西亞銀行預計,雷曼兄弟的破產將為銀行帶來超過5億美元的損失。
過去一年來,全球金融機構因次貸危機而減計的將近6千億美元當中,有將近40%的損失由歐洲金融機構承受。美國馬里蘭大學金融學教授彼得·凱爾(PETE KYLE)指出,總體來說,和美國銀行相比,歐洲銀行的利潤率和利差更薄,承擔損失的緩衝區間更小。這一輪席捲歐洲的銀行危機當中,瑞士和英國的銀行和美國次貸危機相關的風險暴露最為嚴重,但也有一部份銀行的困境源於歐洲內部因素。
他說:「歐洲有一個更加根本的問題。就是很多地方的房地產貶值。各國情況不同,但是西班牙、愛爾蘭、和英國的情況最為嚴重。」
凱爾教授認為,星期一被英國政府部份國有化的英國頭號房貸銀行布拉德福-賓利(Bradford and Bingley)就是英國國內市場失敗的產物。他說:「布拉德福-賓利是典型的例子。和其它在美國次貸危機當中損失慘重的歐洲銀行相比,布拉德福-賓利的損失主要來自英國房地產『買房出租』(buy to let)這種不折不扣的投機性貸款。」
上星期,美國財長保爾森在推出7千億美元救助計劃的同時,呼籲歐洲領袖「採取類似的措施」。主要歐盟國家領導人對保爾森的呼籲並不理睬。但是,隨著一家又一家的歐洲銀行陷入困境,歐洲市場的恐慌程度日益加重,一些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態度已經開始轉變。彭博新聞社的報導說,英、德等國可能會在近期採取類似美國政府的大手筆一攬子救助方案。馬里蘭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凱爾認為,即使歐洲國家採取類似方案,其注資方式也將有所不同。
*瑞典模式的救助*
他說:「瑞典在90年代,大約15年前發生了一場房市崩潰。瑞典政府採取了一攬子救助方案。不過,這個方案和保爾森的計劃不同。瑞典政府出錢買入銀行的股票,然後讓銀行自己去整理它們的壞帳。」
凱爾教授指出,瑞典模式的救助沒有花費納稅人甚麼錢,這跟保爾森主張用政府的錢直接把銀行的不良資產買過來的做法完全不同。他認為,歐洲國家可能也會沿襲瑞典模式。至少,我們這兩天看到的幾個銀行注資案例基本上屬於這一類。」
金融市場定價機制「凱爾模型」的創始人凱爾教授認為,歐洲和美國的銀行現在處在危機的不同階段,原因之一是兩地市場結構的差異。他說:「歐洲銀行業還有很多隱藏的問題。原因是不同國家的銀行運作方式不同,傳統不同,透明度不同,投資組合以及投資工具不同。歐盟試圖把這些不同一體化,但還沒有做成。向前預測,我認為歐洲金融體系還會遭遇更大的問題,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問題藏在哪裡。」
在富通和德克西亞兩家銀行先後接受多國政府注資後,歐盟和歐元區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管再度提上議事日程。本星期晚些時候,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將向歐盟議會提交相關法案。不過迄今為止,歐盟成員國作出的最具體承諾是在2012年前加快監管一體化進程。各國拒絕就跨境銀行的注資額度設立一個正式的分配方案。
歐盟金融服務委員查裡·麥克利維星期一說,歐盟委員會在過去幾年裡一直試圖為跨境金融機構設立某種監管機制,但是在希望保持本國控制的政府中間達成協議相當困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