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媒體:想與中國建交 應告訴台灣真相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七日專電)在馬拉威總統穆薩里卡未出面澄清各項謠傳之前,馬國相關官員迄今對馬拉威將與台灣斷交一事仍噤聲不語,馬拉威「週日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要求政府應告訴台灣所有真相。
社論指出,當一些政府高層官員聲稱,同為聯合國會員國的馬拉威與中國,雙方官員舉行磋商沒有什麼不妥之際,有關馬拉威計劃與中國建交的報導仍充斥在媒體版面上,而且話題還持續延燒。
現在馬國媒體所討論的是,馬拉威是否應與台灣或中國擁有外交關係,但顯而易見的,馬拉威是不可能同時與台海兩岸建交的。
因為,從一九五零年代以來,當時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隔著台灣海峽分治,彼此在國際社會上爭取中國代表權,兩岸都視自己為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直到一九七一年聯合國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案為止。
社論說,這一決議案,將台灣逐出聯合國及所有相關國際組織之外,導致今天多數國際社會成員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中華民國仍根據一九三三年的「蒙狄維歐公約」,主張擁有人民、領土、政府和對外交往能力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
世界上拒絕被中國欺壓的國家如馬拉威,承認台灣是一主權國家,並與台灣維持四十年以上的外交關係不變,但受到中國允諾提供六十億美元援助發展的誘惑,現在馬拉威與台灣關係正採取另一種不同的途徑。
社論指出,許多分析家觀察到,馬拉威與中國建交之前,必須更加謹慎小心,因為這些分析家已警告,北京大舉進駐非洲的動機是明顯的,即中國經濟不斷成長,需要更多的能源與原物料供給以支撐其國內發展。
中國出口商為了市場、中國外交官員為了國際組織的支持,在國際社會尋求其友邦支持以推進中國國家利益,當有所需要時,甚至不惜與美國對抗。
社論說,中國在非洲採取的是剝削戰術,出口到非洲的是次劣產品,為了攫取更多資源,中國不斷對非洲國家示好,非洲已成中國全球戰略中心所在。
社論指出,北京對援助馬拉威有興趣、對協助其它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馬拉威在選擇中國或台灣的問題上自應更加謹慎。
如果馬拉威確實想與中國建交,社論最後呼籲,誠實是最好的辦法,馬拉威政府應告訴台北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