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顧問的顧慮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現時,香港金融界佈滿著一大堆投資顧問,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建立一個客戶網絡,然後推介五花八門的市場產品給投資者。

顧問之考慮

不知大家在投資路上,有沒有曾經與顧問接觸;而要知道在何等程度上能夠相任他們,就必須先領略他們的思維。

顧問在介紹一種產品時,背後通常藏著幾個考慮因素:

‧ 產品(如外匯、股票、基金和結構性產品等)佣金,這將直接影響他們自身的收入
‧ 與產品提供者(即一些基金公司或銀行)的關係
‧ 產品回報,因為他們必須要保持一個與投資者良好的關係,所以對客戶的交代顯然十分重要

由此可見,投資者未必一定如想像中輕易找到真正最適合自己的產品,但起碼可以避免買進些存在根本問題及最差勁的產品。

顧問之憂慮

除了零售業務為主的顧問(如Convoy)外,還有一批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要客戶對象的顧問(如Mercer)活躍於市場。它們焦點是替客戶(例如大型企業的MPF信託人或國家儲備基金等)找出合適的基金經理公司,涉及的金錢絕非少數目,責任舉足輕重。

這種顧問公司需要聘任一大批分析員,為客戶作出深入研究,而他們著重的東西跟一般顧問可不能同日而語,如:

‧ 面試基金經理,360度全透視,剖析其智慧、應變能力和性格
‧ 研究基金公司團隊結構
‧ 著眼一切有關風險管理的操作
‧ 留意「Key Man Risk」的存在可能性
‧ 對基金經理的整體報酬計劃作貫徹性分析

他們如此費盡心機,目的是要為客戶提升回報,繼而獲得更多生意和在行內打響名堂,否則被淘汰的日子將不遠矣。

早前,有西方傳媒報導指,這些專業顧問長遠對客戶究竟有沒有帶來太大幫助,更質疑他們收取的顧問費用是否過高。

顧慮之根源

一切顧慮都是從「回報」兩個字而起,投資者看的是自己投資的回報,而顧問們的回報實為佣金。筆者認為,聘請顧問最大的好處是在投資失利時,至少有人可以給自己罵一頓。但別忘記,投資成敗其實都不應該怪責別人,到最後永遠是自己的抉擇。(//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處處股神
【談股論金】年尾策
【談股論金】轉戰中東
【談股論金】「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