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民間傳說: 爆竹的由來

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139
【字號】    
   標籤: tags: ,

爆竹,民間又稱之為「爆仗」 「花鞭」或「響鞭」等。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會出來燃放爆竹。大街小巷,爆竹聲聲,映襯著人們的笑臉,使得節日的氣氛也格外的濃烈。

年夜飯前人們喜歡放一通爆竹,俗稱「閉門炮仗」;到了子時,人們以猛烈的爆竹聲來驅逐鬼怪,迎接新年;正月初一開門又是一通爆竹,稱作「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喜」,放六枚叫「六六大順」,放一川百枚小鞭炮叫做「百子爆」,讓炸碎的鞭炮紙屑覆蓋自家的門口,則被稱作「滿地金錢」。

爆竹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它是禳鬼的鎮物,燃放爆竹,就可以驅除鬼怪。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在海底,但是每到除夕,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子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渾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其中一件就是燃放爆竹。以後,每年這個時候,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燃放爆竹。這個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而燃放爆竹也成為過年的重要習俗。

史料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說法。西漢東方朔在《神異經》中說西方的深山中,有一種長尺餘的鬼怪,名「山魈」。它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它,人們才可得到吉利平安。據說山魈怕火、怕響聲,於是人們就想出對付的辦法,那就是把竹筒放到火堆裡燒,讓燃燒時竹節發出畢剝畢剝的聲音,來嚇跑山魈。這大概是最早有跡可查的製作爆竹的方法。

六朝時,人們在過年時燃放爆竹就已形成了習俗。南朝梁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記》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這是後來「開門炮仗」的由來。

唐朝初年曾爆發瘟疫,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裡,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後稱為「爆竿」。火藥發明並被廣泛應用後,在宋朝,爆竹改用紙頭筒扎火藥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來點放,當時稱為「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從唐宋開始,燃放爆竹成為各地的習俗。後來,燃放爆竹不再單是過年時為了驅鬼辟邪,而且在喜慶時也可以燃放。

轉載 正見文章://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5/50261.html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一直以來,人們在探詢著是否存在著大人國和小人國。事實上,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曾經有小人、大人和與今天的我們一樣高的人共存的時期。在古人遺留下的古籍中,一直不乏對大人的記述。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小人國呢?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名著《格列佛遊記》中就生動描述了小人國的故事。
  • 天梯,顧名思義就是地上之人通往天國的階梯。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 晉成帝咸康五年,後趙遣七萬大軍突襲邾城,由於援軍不至,最終城陷,邾城守將毛寶率手下眾將突圍逃出。由於沒有船隻,六千多人無奈投江逃生,結果只有一個軍士游到了東岸脫險,其餘眾人全部殉難。
  • 那吒,是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民間信仰的神仙。很多人印象中的神仙那吒的形象大多來自於小說《西遊記》,但見他:腳踏風火輪,形如頑童,可以演化出三頭六臂,手執六種兵器,能降妖除魔,具有一定的法力。這時的神仙那吒已經完全中國化了。
  • 明朝流傳下來一部著名的預言之作《燒餅歌》,作者就是明太祖時期的國師劉基,又稱劉伯溫。據說劉基深明數理,而且民間傳說他是神仙下凡,來輔佐太祖成就功業的。在民間故事和文學作品裡,他常常神機妙算、未卜先知、洞察今古,並且呼風喚雨,神通十分廣大,「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 明太祖朱元璋建政後,最關心的當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他知道輔佐自己打下天下的劉伯溫是深明數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劉伯溫詢問有關將來的事情。朝代更替自有定數,天機更不可輕洩。但是朱元璋畢竟是帝王,不好推托,於是劉伯溫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詩歌。據稱劉伯溫面君之時正趕上太祖吃燒餅,所以稱之為《燒餅歌》。
  • 遠古之時,人們對疾病不知道該如何治療。當時天下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
  • 從天人合一的精神意義來看,怎麼過冬?「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立冬是藏之始,所以冬之養生重點在於閉藏、養藏。對應到我們的人體,立冬就是開始要讓身體潛藏、養精蓄銳的時節,看冬天養生保養六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