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饅頭國標和落伍的政府經濟管理行為
【大紀元1月5日訊】新年伊始,在網上流覽時發現一則消息,說是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經過兩年多的準備,正式頒發了小麥粉饅頭國家標準。尤其是,這個標準對饅頭的重量,形狀等都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初一看,我以為是網友們的搞笑之作,並沒有當真;因為這種做法太過荒謬,我想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還不至於愚蠢至此。
可是一天之內,中文網上的饅頭消息也來越多。不由得好奇心起,想看個究竟。於是,我便在中國的官方媒體的網站上查詢了一下。這一查不打緊,發現從包括新華社的地方網站在內的不少官方權威網站都有關於饅頭的新聞,看來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大概是因為負面的評論太多,以至於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中心標準出的官員不得不對此做出回應,回應說有關標準對饅頭形狀規定的“報導很荒謬,新標準絕對沒有這個要求。”從這位官員的公開表態看,關於饅頭的國家標準似乎還是有的,只是不像坊間所傳的那樣有關於形狀的要求而已。至於標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位元官員則語焉不詳。我到國標局的網站上去查,也找不到這個已經開始執行的國家標準。
為饅頭制定國家標準的確折射出中國政府在管理和規範經濟中的問題。不錯,市場不是萬能的,在市場失靈的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預是需要的。政府在經濟上的作為大致有幾類:一是為公眾提供一些必需的公共產品,這些產品由於具有外在效應,因而通常追求利潤的企業不會主動提供;二是向民眾提供盡可能充分的經濟和技術資訊,使得市場交換的過程盡可能的透明和公正;三是公正地制定法律和執行法律,以維護市場秩序,減少交換成本。對一些產品制定必需的國家標準,實際上就是上述提到的第二種和第三種政府功能的體現。尤其是對食品和其他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關的產品,政府應該規定安全標準。
但是,不僅市場機制有失靈的時候,政府干預經濟也會失靈。而且由於政府干預的失靈更為經常而且後果更加嚴重,因此政府的干預應該被控制在盡可能低的限度。這種限制,一方面可以節約社會的經濟管理成本;同時也能夠防止政府的官員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個人和親朋謀利益,或是為特定的利益集團謀取利益,甚至成為他們的代理人,從而損害公眾利益。
由於還沒有看到饅頭國家標準的具體內容,所以無法對饅頭國標做出具體的評論。但是本人對饅頭是否應該有國家標準卻持高度的質疑態度。如果說這個標準是有關饅頭的重金屬、微生物含量等衛生指標,那麼它應該能夠為一個更加廣泛的食品衛生標準所涵蓋,我實在看不出來饅頭與其他的食品相比在這方面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如果這個標準是關於外觀、口感、滋味和氣味等“感官質量要求”,那麼國家實際上就做了應該由市場去做的事。俗話說“眾口難調”,中國有十多億人口,那些不大符合老百姓口味的饅頭,市場自然會將其淘汰。只要其不危害老百姓的健康,政府就不應該出面干預。政府的干預,或者是在花納稅人的錢管閒事;甚至可能是為了保護特定的企業的利益而打壓中、小饅頭廠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政府失靈的表現,都有害於公眾的利益。
中國有關政府部門關於饅頭的所為,此次並非首次。遠的且不說,記得在九十年代末期,河南省鄭州市政府為了“整頓饅頭市場”,曾經專門成立過一個叫“饅頭辦”的政府機構。這個河南的“饅頭辦”,也曾經招致當年的全國人大的代表們的好一陣奚落,以至於時任河南省長李克強不得不下令緊急撤銷了“饅頭辦”。從十年前的鄭州“饅頭辦”到今天的“小麥饅頭國家標準”,十年過去了,看來中國政府的宏觀管理行為並沒有與時俱進。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