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藝術學院執教鞭
很多新移民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學校念,拿個學位多個技能,以因應新的挑戰。6年前移民到溫哥華的雲媛,也找了一個學校,她不是當學生,而是執教鞭當老師。
雲媛目前是愛彌麗卡爾藝術學院(Emily Carr)的老師,教授「東方遇見西方」、「現代繪畫技法運用」等科目,許多想進該校進修,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藝術工作者,對於雲媛的際遇都羡慕不已。
她為什麼可以順利進入學院當老師?她的資歷何以被接受?年輕而美麗的她眨著大眼睛說,「英文是關鍵」。
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研究所,又在英國Newcastle大學拿到碩士學位的雲媛說,她95年離開中國赴英時,待的是一個中國人不多,每天都得講英文的環境,所以進步很快。由於當時國際電話費很貴,她三、四個星期才打一通電話回家,太久沒講中文,常常頭一、二分鐘連中文都說不出來。
拿到學位之後移民到溫哥華,她很訝異這裏有這麼多中文人口,也很自然地轉換成隨時可以說中文或英文。
會到溫哥華,是為了療情傷,雲媛原本無意長住,準備拿到加拿大護照後就走人。在一個聚會中,她不經意地與一群藝術家聊天,其中一人是愛彌麗卡爾藝術學院的副校長,對方後來邀請她任教,她就從一門課開始教,現在已經增加到四門課,每年還舉辦個展,這樣的轉折讓她決定在溫哥華定居下來。
「我愈來愈相信命運,以前我很狂,接受BBC訪問時,還說『我要創造中國的新藝術』、『做一個屬於世界的藝術家』,那時畫畫很激情、瘋狂,我男友從另一幢建築裏偷偷拍我作畫的模樣,我才知道自己從頭到尾都是那麼熱情澎湃。現在雖然還是投入,但內心比較寧靜,比較舒展。」她說。
習慣了海外的節奏,雲媛竟然沒有辦法回上海任教。前幾年,上海大學給了她聘書,她也回去試了一段期間,就在校方忙著為她找房子時,她決定離開,因為她發現自己已經「不適應國內的氣氛」。
現在很單純地教書、作畫,參加一些藝術圈的活動,每年開一場引起討論的個展,像去年的「良禽擇木而棲」,用紙與樹皮來創作,就引起極大的注意。
「我可以更好的,浪費了很多時間,第一年什麼事都沒做。教書與租了間個人畫室之後,才覺得穩定下來。我現在可以在畫室裏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什麼事都忘記。我的作品也一直在改變,每年耶誕節我都會去一個陽光燦爛的地方,讓自己的心情不會灰灰的。」她說。
曾經喜歡文學、藝術的雲媛,畫裏常有詩詞歌賦,例如,她在英國的畢業創作,是裸身在一塊滿是奶油與草莓的畫布上翻滾,還拍下影片。那幅畫後來提上「桃李東風蝴蝶夢,關山明月杜鵑魂」的字,賣給BBC掛在一幢新建的大樓的大廳裏。
用西式的創作方式,加上東方的元素,讓雲媛成為一個典型的「當東方遇見西方」的創作者與教育工作者,這也正是她在藝術圈立足的最大本錢。文章來源:中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