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經部輔導金屬表面處理業 產業聚落漸成形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四日電)金屬表面處理需要高度經驗和知識,也是台灣金屬業一直無法突破的關鍵,因而無法提高附加價值。經濟部工業局默默耕耘3年,引進國外資源,輔導在中部和南部成立企業,進軍金屬表面處理業的商機,目前已在手工具、衛浴用品、3C產品、模具等產業逐步形成聚落。

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長陳鐵元表示,為提升金屬產品附加價值,將全力推動手工具、衛浴用品、3C產品、模具等金屬表面處理業形成產業聚落。目前已展現雛型的是北部的模具業、中部的手工具業、衛浴五金產業,及南部的汽車金屬扣件。

台灣的金屬製品業一年產值約新台幣4000億元,但其中金屬製品表面處理業2007產值約330億元,較2006年的316億元小幅成長。

由於金屬製品業多為小型廠商,沒有研發資本和資源,過去都是以量取勝,因此相比美國、日本、德國等擅長金屬表面處理的國家,後端附加價值高的部份都被人搶走,台灣只能賺未經表面處理「裸件」的辛苦錢。

陳鐵元表示,金屬表面處理產業是終端產業不可或缺技術,從小小的螺絲螺帽,到手機、電腦等3C產品零組件、汽機車零組件、甚至日常使用金屬餐具鍋具,都需透過表面處理才能發揮耐腐蝕、耐磨耗、耐高溫、抗菌、觸感佳特性。透過表面處理技術改善表面特性後,產品才能產生光鮮亮麗的外觀,大大提升產品的價值。

他說,台灣的金屬製品業不能老在「裸件」的低利潤層級裡打轉,因此從2005年設定「金屬產業上中下游競爭力輔導計畫」,三年下來引進國外業者的資源和技術,由美梭科技公司主導,經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發中心整合國內等幾家螺絲螺帽業者,引進美國ModernPlating公司技術合作,共同成立「亞太精鍍公司」。

亞太精鍍主要是引進汽車廠認證核可的扣件合金電鍍、三價鉻或無鉻後處理、塗裝等先進表面處理技術,亞太精鍍在有效改善製程序控制制技術,完成試車並通過國際汽車大廠的認證,解決螺絲螺帽業者表面處裡的難題,讓產品平均單價由2001年每公斤1.41美元提升到2007年約2.35美元,大幅提高產品價值,目前在高雄縣和台南縣已逐漸形成螺絲螺帽表面處理產業聚落。

另外,在中部地區推動無鉻合金電鍍和複合表面處理技術,以提升當地的手工具產業和衛浴用品產業附加價值;北部地區推動電漿濺鍍處理設備(PVD)和化學蒸鍍處理設備(CVD)本土化,運用於精密光學模具、射出模具、導螺桿等,以提升北部3C產品等產業附加價值,與提高模具的機械強度、功能性及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