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大紀元1月28日訊】定義: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皮膚的發炎反應,會使得皮膚發癢起紅疹,甚至在皮膚皺摺處產生摺痕。80%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在五歲前就發生。常見的危險因子 包括過敏體質的遺傳、天氣變化、不適當的肥皂或受到化學成分的刺激,以及接觸過敏原或遇到壓力等。如果皮膚癢,再加上以下三個特點,大概就可以診斷是異位性皮膚炎了:
1. 孩童一開始皮膚就會癢,而且在手肘、膝蓋彎曲處或脖子產生摺痕。
2. 皮膚發炎,分布在臉頰、前額或四肢外側。
3. 皮膚的膚質偏乾性。
4. 有氣喘等過敏性家族史。
5. 兩歲前就發生,五歲後症狀可能會漸漸改善。
6. 皮膚發炎呈現多種型態。急性期會產生水泡、發紅、結痂、脫屑;反覆地抓癢則使皮膚慢性發炎而且變厚。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 盡量避免過敏原。
2. 避免接觸刺激性的化學物質,如要接觸就得戴手套。
3. 用中性的肥皂或沐浴乳洗澡。
4. 每天塗抹乳液潤膚劑,保持皮膚不要太乾燥。
5. 避免暴露於溫度或溼度有過大變化的環境中。
6. 盡量選擇與皮膚摩擦較少的衣料,如棉質。
7. 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止癢。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1. 若傷口出現滲出液或紅腫時,可能已有感染的情況,請儘快就醫。
2. 如果皮膚癢到影響睡眠或工作。
3. 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需要使用外用高效價的類固醇,或口服類固醇,甚至需用免疫抑制劑,這些都需要醫師處方,不宜自行購買使用。文/行政院衛生署◇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