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山:動態穩定和土改

新紀元周刊:臧山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動態穩定」是中共官員最新發明的詞語。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就是前段時間頗惹人注目的〈民主是個好東西〉一文的作者,最近在北京說中國的政治改革要「動態穩定」。如果把這個相當費解的用語換成大白話,其實就是漸進改革和「小步走不停步」的意思,而「穩定」則是「動態」的前提。

八十年代中國改革之初,便有漸進改革和躍進改革的爭論。躍進改革也被人稱為「休克療法」,主張採取一次性到位的改革方法,而漸進改革則是一步一步改變,最後達到最終目標。休克療法最為人詬病的例子,是前蘇聯解體之後的改革,使得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困難了七、八年時間才緩過來。而中國經濟的發展,則使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漸進改革路子走對了。

中國走的是經濟改革先行的道路,然後才是(按照一些人的說法)政治上的變革,而前蘇聯卻是先改革政治體制,隨後才進行經濟手術。中國的經濟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階層,這批利益階層獲得的利益,主要不是獲益於市場經濟的體制,而是獲益於政治權力。因此為了維護其經濟利益,自然不願意出讓手中的權力,因此中國式的經濟改革反而成為政治改革的阻礙,這是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的問題。

有人把這比喻成為切狗尾巴,一次切一點倒不如一次完成,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但問題的關鍵是,不論長痛還是短痛,狗都不願意自己切尾巴,因為它不覺得這個尾巴有甚麼醜陋。把握權力的中共及既得利益同盟軍不願意繼續政治體制的改革,他們也不認為有必要進行大的政治體制改革。但是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壓力,他們又不能公開明白地反對民主和自由這樣的概念,因此各種偷換概念的手段就會紛紛出籠,這也是中共慣常使用的手法。

黑龍江和陝西渭河下游沿岸的農民,宣布廢除土地的「集體所有制」,要收回自己的「土地所有權」,不承認村幹部有權力代表農民出讓他們的土地,並且乾脆罷免了當地的村幹部。陝西黃河三門峽水庫庫區返鄉的農民還認為,政府的措施「無法保障農民的利益」,所以他們要拿回自己的土地,因為「那是老子的地,誰要拿走,老子就要拚命。」

中國的所謂改革實際上是自下而上的改革。七十年代末安徽和四川農民自發進行「三自一包」,開始了中國改革的第一步。中國經濟改革目前又到了一個非常難以通過的瓶頸,其中一個無法跨越癥結是無法解決農村土地所有權的問題。中國農民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然而這個方案卻必須通過某種政治制度上的安排,才能真正落實。據說兩地農民的做法在中國引起了很多迴響,一些地區的農民因此前往當地「取經」。

胡溫現在面臨的處境和七十年代末鄧小平面臨的處境相當類似。是繼續高唱「形勢大好」走以前的老路,還是改弦更張,下決心進行更為徹底的改革?其實答案不在採取何種策略更好,而在於是否有魄力和決心。(//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臧山:番紅花革命和緬甸局勢
臧山:專制之下無和諧
臧山:中國的單腳進步
臧山:政治局常委中的異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