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壇博覽

文藝復興盛期(5)–達芬奇早年的兩幅聖母子

1476 -1480年間,達芬奇畫了一系列的聖母子的草圖和兩幅油畫 。油畫技法略有不同,但內容相似。其中這幅《康乃馨聖母》構圖和空間處理比《拈花聖母》較複雜一些,筆法也較拘謹。然而衣紋豐富而自然的變化,背景壯麗的遠山從金色、紫色隨大氣消失到天空的漸層變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動細緻以及嬰孩皮膚的彈性,都遠遠擺脫了維洛其奧的畫室的風格,成為達芬奇個人無可取代的特徵。

《康乃馨聖母》

《拈花聖母》中表現出的人性感染力更是超越了當時的同主題作品。聖母孩童般純真的笑容和聖嬰專注撫弄花朵的神情是如此生動,令人憐愛。

達芬奇花了大量的時間觀察人物動態、表情,以捕捉人們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或許在人文主義和自然寫實的影響下,達芬奇的聖母子看來人性多於神性。畢竟神降生於人間,也必須經過人間的《情》的浸泡和歷練,再從中超脫。如果畫家是以人性中至善至真的情操,如慈愛、純潔,天真等等來詮釋神在世間的表現,也是合理且有說服力的。

《拈花聖母》(又名Madonna Benois《班諾瓦聖母》)

和《康乃馨聖母》相較,這幅畫更具有達芬奇成熟時期的特徵,特別是達芬奇逐漸捨棄堅硬的輪廓線,使人物的外形逐漸溶入背景,純粹以明暗(Chiaroscuro)來定義物體與空間的關係,同時明暗的漸層過渡十分細膩,可見此時達芬奇已能善用「暈塗法」(Sfumato)的效果。對於人物以外的其它描寫也簡化許多,省略了不必要的細節,以強化人物主題的重要性。這都是對後世有決定性影響的繪畫觀念和技法。前述的《康乃馨聖母》畫在木板上,而這幅《拈花聖母》是畫在畫布上的,帆布本身可能也促成了新的明暗畫法來製造立體效果。@*

(註1)1478年筆記中寫到他正在創作兩幅聖母像,可能就是指這2幅作品。

(註2)此畫又名《班諾瓦聖母》,是以畫作其擁有者班諾瓦家族命名的。以保存狀況而言,這幅畫有些部分被畫的太厚,有些地方色層已經剝落。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