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十五日電)立委選戰國民黨大勝,一黨獨大議題受矚目。學者今天表示,如果國民黨一黨獨大,兩岸關係未來一、兩年將重大變化,國民黨所說的簽訂兩岸和平協定,有無前提、用什麼身分,都將引發爭議;此外,如果兩岸共同決定改變現狀,美國的角色值得觀察。
中央研究院社研所研究員吳乃德表示,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指「朝小野大」影響施政成績,現在「野更大」,民進黨要如何說服選民,把總統票投給民進黨?這是民進黨必須面對的問題。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羅致政表示,兩岸問題是藍綠差距最大的議題,國民黨如果一黨獨大,可能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兩岸經濟合作等,加上有立法院背書,將左右台灣走向。
羅致政說,不認為國民黨沒有準備「兩岸和平協議」的腹案,關鍵是有沒有前提?用什麼身分?且馬英九說「不統、不獨、不武」,不統是「不談統」,不是「永遠不統」,國民黨若一黨獨大,重回國統綱領「終極統一」的可能性很大。
羅致政表示,以往美國在兩岸關係上有空間運作、發揮影響力,美國一向不贊成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因為不符美國利益,但如果國民黨一黨獨大,未來兩岸可能共同決定改變現狀,美國會不會講出來話?
羅致政指出,「西瓜效應」和「鐘擺效應」都有一定道理,總統大選訴求制衡是民進黨現在唯一的策略,綠營支持者已有危機感,但總統選戰不能訴諸基本盤,而是要尋求中間選民,才有勝選空間。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徐永明認為,對台灣而言,一黨獨大弊多於利,雖然執政黨政策能貫徹,但缺少制衡力量,因為除反對黨無法發揮功能,媒體也不能扮演監督角色,監察院、獨立機關、司法也沒有影響力。
徐永明分析,總統選舉會有鐘擺效應,但問題是「擺多大」?立委選舉成為「挺扁聯盟」和「反扁聯盟」的抗衡,當挺扁只剩下民進黨,單一選區選舉成為懲罰利器。
徐永明說,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應將總統選戰定位為「一黨獨大聯盟vs.反一黨獨大聯盟」,讓制衡訴求的效果達到極大化。不過,民進黨如果總統選贏,未來也要和國民黨協商。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施正鋒表示,「一黨獨大」不是一種政黨體制,不是國民黨從此永遠獨大,民進黨的「哀號」是無知,單一選區選制要在地方「蹲點」,民進黨如果不用心一點,仍然會失去江山。
施正鋒說,現在部分民進黨立委、親綠名嘴檢討選制,他們當初不知道選制特徵嗎?吃藥前要做病理分析、藥物分析,不是吃了才去說藥不好。
施正鋒說,這次立委選舉基本上是地方派系主導,國民黨刻意保持低調謙虛。其實台灣選民沒那麼笨,民進黨訴求制衡策略能否奏效,在於是不是已深刻悔改,如果沒有,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