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任院士被指抄襲
【大紀元1月13日訊】去年年底,北京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佈,福建農科院研究員、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謝華安榜上有名。但就在同一天,他的論文和專著被福建農科院兩名退休研究員指抄襲和侵佔他人勞動成果。
據中新網報導,1981年,謝華安培育出雜交水稻「汕優63」。1986年,「汕優63」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播種面積最廣的水稻品種,並在此後16年連續穩居首位,1995年到2005年,謝華安先後5次向工程院院士衝刺,均告失敗。去年,他向中科院院士衝刺,終獲成功。
論文抄襲?
「不只是那篇論文,這本書都有問題,是別人代寫的。」1月6日下午,福州某小區住宅內,舉報人邱實拿出一本綠色封面的書給記者看,書名《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署名謝華安,2005年1月出版。
此前,謝華安五次被提名工程院院士時,邱實曾寫信給相關部門提出質疑:謝華安培育汕優63,育種思路是按袁隆平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配套」理論,育種手段是已有的常規方法,在學術上沒有任何創新,不夠資格當院士。「我承認,謝華安貢獻很大,但不能因此亂戴高帽。」
2007年,又是工程院院士增選年。邱實估計謝華安還會被提名,於是早早開始蒐集新證據。很快,他將目光鎖定在謝華安的論文《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良種---汕優63Ⅲ.光合特性與光能利用率》(以下簡稱「謝文」)和著作《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上。
「『謝文』是一個朋友告訴我的。朋友說,謝華安沒做過光合研究,怎麼會有相關數據?」邱實找來那篇論文看,發現謝文沒有一個引注,只在文後列了16篇參考文獻。他專門跑到福建省農科院圖書館,借來幾篇參考文獻與論文對照:「謝文」中 6個表格的數據,與參考文獻中的3篇論文的數據驚人的一致。而那6個表格的數據,正是謝文的核心所在。
那3篇論文為江蘇省農科院的同一個研究團隊所寫,均於1989年發表在《江蘇農業科學》上。
侵佔他人成果?
福建省農科院研究人員周易認為《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是謝華安侵佔他人勞動成果。
據周易介紹,2004年八九月份,時任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的王烏齊開始找人編寫該書的章節提綱,隨後組織十來名中青年科技人員,讓他們按章節查找文獻,蒐集資料,著手編寫。但該書正式出版時,編著者署名只有謝華安,真正的撰稿人在前言中被歸入「幫助完成資料收集、打印和文稿校對工作」人員之列。
「事實上,謝華安沒寫過一個章節,只參加過書稿的討論會。」周易肯定地說,「全書70多萬字,頭年八九月份開始寫,第二年1月份出版,短短幾個月時間,他一個人怎麼能完得成。」
「是多個人寫的。」另一名曾經參與編審工作的科研人員藍波也證實,《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並非出自謝華安之手。
「書出來前,沒說只署他的名;書出來後,也沒人出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只署他的名?」周易意見很大。據悉,1996年,謝華安被任命為福建農科院院長時,院裡不少研究人員不服氣。
專家說法
1995年到2005年,謝華安先後5次向工程院院士衝刺,均告失敗。2007年六七月份,謝華安果然再次被提名院士。不過,這次是中科院院士,而非工程院院士,年底終於如願。
「在院士增選過程中,的確接到過舉報謝華安的材料,我們也派人去調查過。」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長馬揚說,他們嚴格按照程序行事,調查結果在院士增選大會上公佈過,討論過。最後,謝華安以超過2/3的票數當選院士。至於調查結果的具體內容,這位負責人沒有透露。
福建省農科院顯得很平靜。「我們應該相信中科院的評審結果。」與謝華安共事多年的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烏齊說,「已經決定的事,不要再爭論了。」
王烏齊稱極少數幾個人,因為不當要求被謝華安拒絕,鬧意見,鬧情緒,到處告狀。那篇論文只是註釋不規範,小的瑕疵而已。至於《汕優63選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王烏齊認為請人蒐集整理資料很正常。
「學者抄襲論文,即使是一次都不可原諒,只要證據確鑿,就要嚴格處理。不能用剽竊者做了多少好事來辯白。 就像罪犯犯罪,是什麼罪就是什麼罪,不能因為做過很多貢獻就忽略不計,或者將功抵罪。」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認為。
「現在抄襲、剽竊之風大盛,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對這種行為處罰不嚴。有關當局大事化小,有意包庇。」徐友漁說,這種事情,發生多次,也曝光多次,但屢禁不止,原因就在於做壞事很容易得手,而沒有多少後顧之憂。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