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巴塞爾公約會議 台灣專家受阻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五日專電)台灣團體到日內瓦參加關於有害廢棄物跨國處理的巴塞爾公約會議,遭聯合國安全部門以不接受台灣護照為由拒於門外,交涉三日未果後,今天下午發表聲明籲聯合國正視台灣。
在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協助下,非政府組織「環境資源發展基金會(IER)」召開國際記者會發表聲明指出,「我們希望聯合國能停止此一不公平與不合理的作法;如果不能使台灣成為此組織的成員或觀察員,至少應將它視為有價值的參與者,納入此一全球體系。」
包括環保署官員、清華大學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學者、宏碁電腦高階主管在內的六人代表團,是以IER的名義,前來參加巴塞爾公約祕書處於三日至七日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CICG)舉行的開放性工作小組會議。
據IER副研究員邱文琳指出,此會議所討論者全屬技術性事宜,IER歷年也已參加多次,均無問題,這次也循往例先期完成註冊。九月三日上午,團員準時前往會場報到,即被保安人員以「內規改變」,團員所持台灣護照是不被接受的身分證件為由,拒絕受理。
CICG會場屬於一個由瑞士聯邦和日內瓦邦政府設立的獨立基金會,但此會議期間保安由聯合國負責。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技正賴瑩瑩說,主辦單位巴塞爾公約祕書處以及聯合國環境計畫署(UNEP)都支持台灣團參與,德國與歐盟代表也在會中發言主張台灣參與的權利和益處,但據祕書處告知問題在於聯合國紐約總部的政策,公約祕書長孔默也持續和紐約方面交涉。
代表團成員連續三日前往會場,期間駐日內瓦辦事處也提供協助,但仍未獲突破。今天下午最後一次嘗試後,祕書處人員雖表示同情,但告知交涉依然未有結果,代表團於告知將發表聲明後離去。
據指出,自今年三月考試院院長姚嘉文以國際自由聯盟代表身分,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發言爭取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權利以來,中國對於台灣人員參與聯合國活動的打壓明顯加劇,迫使聯合國修改內規,台灣護照持有者受到的限制更甚以往。
不過,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沈呂巡說,辦事處對此積極協調,還是有成功的案例。
IER在聲明中說,接受台灣專家至少以非政府組織觀察員身分參與會議,符合台灣和公約締約國的利益;因為台灣的企業曾多次被控輸出有害電子廢棄物至發展中國家,而台灣政府雖有意符合公約要求,卻無法參與締約,正亟需透過這些專家的參與會議來獲得實質的知識。
邱文琳說,巴塞爾公約的會議原本以締約國為主,但近年為提升廢棄物管制的成效,轉型為一「夥伴關係計畫」,擴大各界參與。台灣這次參與,主要在於手機與電腦兩個工作小組,由於台灣是這二個領域的生產大國,國際也相當重視。
她說,即使參加會議被擋駕,但團員仍利用休息時間在場外與各國代表交流,了解彼此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