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學校長修煉前後管教的心路歷程
今天是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紀念日,也是教師節。但近年來由於社會觀念的轉變、開始週休二日後,教師節已經從原本的國定假日,變成只紀念不放假。而且,台灣地區因為少子化的趨勢,已大幅壓縮教職缺額,據104人力銀行統計,因僧多粥少,想進入教育業工作的求職者比去年減少22.9%,顯示教師飯碗嚴重褪金。
然而,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是國家富強的根基,對有心獻身教育或已經在職的教師而言,如何發揮愛心和智慧,春風化雨、誨人不倦,引領莘莘學子發掘個人生命的奧妙?仍是相當值得我們關切的議題。因此在教師節日,特別刊載幾位不同教育階段中的教育園丁,談談他們修心與化人的心得體會,提供您參考。
⊙洪騰祥(宜蘭慧燈中學校長)
台灣的中等教育,包含國中和高中。如以學生的年齡來看,約在十二歲到十九歲之間;若以心理發展而言,即一般所謂的青少年期;這是介於兒童時期與成年期的一個承先啟後的過渡時期。從依賴成人的教導和保護,逐漸發展成一個「自我依賴」和「自我決定」獨立自主的個體;也嚐試著從父母和家庭的束縛中釋放出來,形成獨樹一格的價值觀,會有無法苟同或難以全盤接受的現象。更甚者,由於缺乏成熟的判斷力,會有消極反抗或不服從的過激叛逆行為‧也就是所謂的狂飆期。
修煉讓教育人員易於領略管教的藝術,圖為正在煉功的洪校長。(作者提供)
青少年問題日趨嚴重
在原始社會中,青少年期很短,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社會文化的進步,青少年期會越來越複雜。書唸得不滿意或學校考的不理想,心理會有被離棄的感覺;如果再碰上就業不順或學非所用,被社會冷落或排斥;加上物慾引誘和刺激,適應更是困難。於是形成沉溺於虛擬世界的網路族或足不出戶的宅男(女)。在求學、就業經濟壓力之下,「缺乏友情、只有愛情;沒有友愛、只有戀愛。」晚婚成為不得不的一種趨勢。性需求從青年前期的縱慾,到青年後期的性壓抑,變化極大。形成墮胎或未婚生子及晚婚不生的現象。少子化在文明社會中日趨嚴重,這都可以歸諸為「青年問題」。也是當今教育要去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勤管嚴教 浪得虛名
我在大學時代主修歷史,在台灣及美國的研究所均以進修教育為主。三十年來,一直服務於中等學校。本著勤教嚴管、培養全人的教育精神,擔任過三所私立中學的校長,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學生人數最多的記錄保持者,其中一所已過了十幾年,還一直叫我「第一名的校長」。現在是宜蘭慧燈中學的創校校長。我在學校裡對待學生一向以目標為導向,嚴格有名,帶過的學生行為和課業成績都不錯。但是過程也過激,因此有過被學生戲稱為「洪藤條」或「惡魔王」的名號。回想起來不勝噓唏!寫出來也帶有不好的顯示心。
修煉讓我更有智慧辦學
我在2003年,蒙同修劉老師的牽引,得以重回大法。修煉期間雖然不很精進,但卻也明顯改變了我的教育理念。雖然上述青少年學生的問題還在,也許有日趨嚴重的可能。可是我已經不再憂心忡忡,一切以李洪志老師的「法輪大法」為依歸,辦教育如救人,智慧的運用於學校教育,確實已起到良好的效果。近兩年國中基測;縣內榜首都在我們學校,師生的德行也普遍提高。
個人主義高張致管教困難
管教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成為當前教育界爭論不休的焦點話題之一。在人權高漲的今天,有識之士,往往執其一端,窮追不捨。就舉「髮禁」為例,政府竟然下令教官不得檢查學生的頭髮,任其披頭散髮、骯亂不管;尚且無限上綱到視規勸學生頭髮為侵犯學生人生權或自由權的人權問題。其實學生的頭髮,可視為學生儀容的一部份,該不該管應站在教育的立場,問問怎麼做才能讓學生學到最好的學習。再舉一例:政府為避免教師不當的管教,頒佈了學生輔導和管教的要點,規定老師不能打、不能罵、罰站不得超過一定的時間,不能罰學生做拱橋的動作,不能伏地挺身、不能蛙跳、不能禁用手機、不能搜查書包等。還說搜查學生書包,一定要有明確的可疑才能進行,把老師當作是已開天目的修煉人。
管教是藝術不能走極端
學校是個單位和訓練機構,同時也是教育團體,團體生活具有共同規範的力量,也是一種社會化的場所。中學是訓練學生學習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過度階段,所以要教也要訓,因而需要某種必要的規範。教育學生不只是傳授知識,生活教育也不能例外。所以我要求老師要管也要教,但不要動不動就以記過方式來處分學生,並且要求每年減少記過率百分之五。
打罵當然不是最好的教育,也不是唯一的管教方法,李洪志老師在《轉法輪法解》中回答學員問題時說:「我們講忍,對小孩子,對自己的孩子也不該隨意打罵。你管孩子是正當的,小孩子不教育也不行,得教育。教育是個方法的問題。」管教是一種藝術,不是政府一紙命令就能做好的,有些教師怕觸犯歸規定,乾脆不管,放縱學生,有的氣憤不平,只好提早退休。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執著,都是極端。
李老師在「轉法輪法解」中又說到: 「不管教就縱容也失德,你不管教就失去你做父母的責任了,所以就應該管的。孩子不聽話,說我們管重一點也無所謂,但是你不要把他當作像牲畜一樣,那可不行,這要分清,那你自己還有個忍的問題。忍不是生了氣才去忍,而是不生氣。他真正的生命不是你給的,孩子也是有他先天來源的地方,所以他也是獨立的生命。要理智的管。」
以「真、善、忍」為辦學依據
修煉之後,「真、善、忍」和李老師的話,一直是我辦學的依據。不論是對師生講話或制定學校辦法,都不忘智慧的融入。有李老師的法在,我不相信學校會辦不好。李老師在《北美巡迴講法》時回答學員的問題中說:「現在學校雖然在教育上不能使孩子向善,放縱孩子的思想但是現有的知識對他們將來認識法還能夠起到作用。當然有大法弟子的學校更好,沒有之前,我想還是讓他得到一些知識比較好。回家來,自己再給他讀《轉法輪》,再教他如何做人。」我們學校以前有成立法輪功社團,也舉辦過真善忍畫展和教師學法煉功班,後來法輪功社團因為我沒做好而停辦。但是對個別的大法弟子,還是繼續找時間集體學法煉功和交流,效果還算良好。
前年明慧教育學會發起「說好話活動」。有學員認為說好話不如說真話。其實我的理解是好話中應該含有真話,真話中也應該含有好話,而不是常人中一般認為的好話中帶有奉承虛假或真話會傷人的認識。於是我在學校響應此一活動,利用畢業前夕,讓畢業班每班在校園中各找一棵樹,每位學生用一張書籤或卡片,寫上一句發自內心的好話。十幾班就有十棵「希望樹」,形成一個充滿希望的校園。中國時報有大幅報導,慈濟大愛電視台也來校探討播出。藉此希望樹的活動,在法上導正學生心存善念,口出雅言的良好行為。
不管教就縱容也失德
智慧的運用大法的精神,在單位上做一個好人,辦好一所好學校,做個稱職的校長,能修己也能做救人,是我現在的想法。儘管現在的教育環境有多不利於常人,儘管現在的孩子有多難管。只要想起李老師在長春輔導員法會上回答學員的一句話:「對孩子的放任是父母的犯罪」以及在《轉法輪法解》中回答學員的另一句話:「不管教就縱容也失德」。做為一個大法弟子,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要努力下去,否則就是「犯罪」,不然也是「失德」。李老師在《在澳大利亞法會上講法》中回答學員說:「對孩子用大法的法理來教育,對他們一生都是受益無窮的。」我們豈有不認真的理由,畢竟李老師也告訴我們,維護好常人這一層法是必然的我們所做所為是要留給後來人做榜樣的 (非原話) 。
說真的,修煉以後,我們學校的校務蒸蒸日上,學生人數日益增加,特別是台灣首善地區的臺北縣、市學生,不辭路遠而來,光是國中部就有八、九百位學生,佔本校國中學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這不能不歸功於大法的威德。
從小打下品德的基礎,培育小紳士小淑女的風範,自然能成就守規有禮的社會。(大紀元)
從小打下品德的基礎
⊙王芳蘭(幼稚園園長)
人的一生都是有安排的。外文系畢業,在美商公司上了20年班的我,竟因緣際會成了一家幼稚園的園長。這是一間頗具規模的幼稚園,軟、硬體設施齊全,教學理念「愛、尊重、與學習」也贏得了不錯的聲譽。
德為五育之首
但因社會整體環境的變化,如少子女化、隔代教養,以及外籍新娘帶來的新台灣之子,在在考驗著學校的教學理念。由於少子女化、父母需為生活打拼而有隔代教養、新台灣之子的親子教養,越來越多的孩子被保護過度、占有慾強、也不懂得如何與別人互動,老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與孩子們互動。
由於教育不只是教導孩子認知,最主要的是品德的養成。如今社會一片混亂,價值觀都亂了,如何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導正一些不正觀念,就成為一個嚴肅的課題。孩子是純真的,很多後天不良習慣或行為多是家庭或社會媒體造成的。因此,從孩子的黃金時期教導孩子正確觀念就至關重要。
品德教育融入教學的作法
所以,我們就開始以品德繪本融入教學,以故事、活動或角色扮演方式,讓幼兒感受一些傳統文化中的「誠實」、「尊重」、「禮貌」、「合作」、「感恩」…等等。如:落實說真話,製作誠實護照;票選各班的禮貌寶寶;各班全體幼生合作完成一件作品;體會別人的辛苦付出,製作感恩卡感謝他們,…等。
最近也開始引用「正見網」出的《弟子規》電子書,以教導兒童倫理道德及基本禮節為主。這本不同於坊間的書,是因書中附上了相關內容的中國傳統故事作為學習每一單元的參考,讓老師可以更深入、廣泛,且更生動的引導,讓幼兒在語文學習中養成良好品德。
明「失與得」後能自我約束
除了正規課程外,我們讓參與的孩子們透過故事、影片學習教導孩子「有得必有失」、「白色物質 (德) 和黑色物質(業力)的關係」。所以,當有孩子打人或罵人時,其他幼兒會說:「老師,他打人,他在給人白色物質,他會有黑色物質。」同時,讓幼兒在打坐中學習專注和提升免疫力。(免疫學專家封莉莉:「打坐入靜」是平衡免疫系統的良方。)
另外,也和幼兒分享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Masaru Emoto)等人所發表的實驗結果《來自水的訊息》,讓幼兒目睹「善良、感謝、神聖」等的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孩子們因而知道要常說好話。
教育是一條長遠的路,但一個人的價值觀如果從小就被正確的引導建立,終其一生都將會對自己和周遭的人受益的。希望本園的孩子們在此學前時期能先奠定下一個懂得關懷別人、常心存善念、懂的忍讓的基礎,而且在未來成長的日子裡,也能有機緣延續這善良的本性。這樣我們就能期待一個道德回升、人心向善的未來。
研究發現靜坐不但可以使大人平心靜氣,重新看待世間得失;還能讓兒童學習專注和提升免疫力,值得大力推廣。(大紀元)
從心看世界
⊙林翠玫(國小教師)
我是一個在國小任教近三年的基層老師,在未修煉以前,我自認是個努力教導的老師,當學生在學業學習不夠理想時,我會盡力去教學;孩子行為不端正,我會非常「深切」地教誨孩子,但在我的「急切」下,孩子似乎不但沒有更進步,而我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似乎也常亮紅燈,尤其每學期幾乎會請假一週再家裡調養喉嚨,因為習慣性的失聲,喉嚨長繭了,復健科的醫生告訴我,我必須放慢生活腳步,因為我的生活節奏似乎太快了,當時我感到十分驚訝,不是人人皆如此,尤其是生活在台北市,但我也察覺到,雖然我如此地努力、投入,但似乎孩子不領情,尤其兩年的帶領下來,儘管我聲嘶力竭地鞭策,但付出與回饋似乎不能成正比。
修心去我執 煉功強體魄
在偶然的機會之下,曾有人告訴我人應修煉,當時我心想:我平日待人真誠,從來不做壞事,只是忍功較差,要修何難之有?而且自己也時常提醒自己,除了真誠待人、做善事之外,要多忍耐,不要隨意動怒,因此想要先靠自己試一試,但有一次與學校行政人員的衝突之下,仍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發洩情緒,在生氣的當下,的確怒火我到了出口,但事後仍然後悔不已,於是下定決心好好修養自己的心性。並開始閱讀超越心靈的著作,才知道原來自己平日有多麼的不足,當自己自以為善意地替別人著想時,我才深深覺得不過是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來行事,「自以為是」的概念深植心中,難怪處處碰壁,與家人、學生、同事的衝突不斷,透過研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入自己的內心去挖根,不斷地調整自己,再加上煉功來沉靜自己。
說也奇怪,每當自己遇到困頓時,靜心學法自然會出現解惑的答案,彷彿不斷地提醒自己修正不足之處,在這樣的過程,我發現以前慣性的聲帶發炎,竟然不藥而癒;而每學期固定需要請假休息的週期也消失了,無形之中,竟然替國家省了一筆代課費用;而在與孩子的互動當中,我不再以處罰的手段來教導孩子做正確的事,反而當孩子犯錯時,我願意提供機會讓孩子修正自己,因此我告訴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錯,然而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真誠地看到自己不足之處,與其花時間去辯護,何不先靜下心來、先看看自己。在剛開始,許多孩子帶著過去的習慣,因為害怕責罰而不斷地辯解,但慢慢地,孩子在發現原來犯錯了,其實沒有那麼不可原諒之後,都能靜下心來,告訴老師他自己可以修正的地方了。
在教育園地中微笑耕耘
在這次新班級選舉模範生時,我請孩子列出模範生的條件時,有孩子舉例說:「要能反省自己」、「能夠欣賞別人的優點」、「能夠原諒別人的過錯」、「能夠誠實」、「能夠負責任」……當孩子已能看到別人真正的美好時,我想教育的目的已達到了,有位大師曾說:「一個人要是完全為了別人好,而沒有一絲自己的目的和認識,講出來的話會使對方落淚的。」在帶領學生的過程中,我終於能體會這句話的真義,並得以在教育園地中帶著微笑持續耕耘。◇(//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