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經評論

胡少江:中國經濟過熱的標準是什麼?

【大紀元9月15日訊】在莎士比亞的名著《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臺詞:to be or not to be?大多數中國的翻譯家將其翻譯成“生,還是死?”根據劇情來看,這一翻譯還是傳神的。但是就這句臺詞本身而言,其實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譯法。例如,它還可以翻譯成:是或者不是?在還是不在?參與還是不參與?等等。在我看來,這句臺詞用來形容當前關於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倒是十分合適。我們不妨將其翻譯成:是否過熱?

上星期,國家發改委負責人明確表明了中國政府的看法,那就是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較高,但是並不存在經濟過熱的問題。中國經濟學家們中的大多數對此也持相同的見解。從國際上看,雖然許多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經濟早已經進入過熱的區間,但是也有極少數著名的經濟學家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不過這些人早已經端上了“中國飯碗”,他們的意見並不被看作是嚴肅的經濟學判斷。

觀察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過熱,既有普遍使用的一般性參照指標,也有一些與具體國情有關的指標。在這個多樣化的世界裏,的確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衡量紛繁複雜的宏觀經濟現象。

通貨膨脹通常是經濟學家和各國的經濟管理部門用來衡量一國經濟是否過熱的重要經濟指標。在正常情況下,各國政府都將百分之三的通貨膨脹率作為一條警戒線。如果物價指數超出、甚至接近這個水平,中央銀行或者其他的經濟管理部門通常都會採取措施,主要是通過提高利率等緊縮的貨幣政策來降低物價上漲的速度,冷卻經濟。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根據中國官方最近公佈的資料,中國八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已經達到達百分之六點五,創造了十一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實際上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在八月份以前的三個月裏,每個月都超過了百分之三的警戒水平,五、六、七三個月分別為百分之三點四、四點四和五點六。

經濟學家們通常還運用另外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來預測一國經濟是否過熱,那就是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係變化。如果一個國家的失業水平低於所謂的正常失業率水平,這就意味著勞動市場供求關係會失去平衡。持續的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將造成工資成本的急劇上升,從而推動總體生產成本的增長,並最終形成通貨膨脹。這個指標對於像中國這樣的勞動力長期過剩的發展中國家並不適用。事實上,許多勞動力過剩的發展中國家,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不會發生勞動力市場總體上供不應求並由此推動通貨膨脹的危險。

沒有勞動力的供不應求並不等於就沒有經濟過熱的危險了。在人們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環境對經濟的承受能力也應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是否過熱的一項重要指標。生產需要消耗能源,並且不同程度地排放各種有害的物質。這些有害的物質通過對水、空氣和土地等的污染不僅正在損害這一代人、而且還將損害下一代甚至下幾代人的健康。清潔、健康的環境是一種難以再生的緊缺品。在一定的技術水平下,一國的環境對其生產增長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在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由於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仍然十分頻繁,生產的環境成本常常並沒有在生產價格中得到正常的反映。根據經濟合作組織和中國科學院聯合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中國的經濟增長對環境和人們健康所造成的損害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中國有三分之一的江河、百分之七十五的主要湖泊、以及百分之二十五的近岸海水已經被嚴重污染,有三億中國民眾沒有健康的飲用水源,每年有一億九千萬人患有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兩千萬人患有與空氣污染有關的呼吸道系統疾病。

顯然,如果將經濟增長對環境的破壞和對普通中國人健康帶來的危害也考慮進去,中國的經濟不僅明顯過熱,而也早已長期處在過熱的狀態。遺憾的是,和中國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們在考慮經濟是否過熱的時候將這一指標已經完全排除在外了。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