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火車站完工 眠月支線重建遙遙無期
【大紀元9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十二日電)阿里山火車站於八年前被九二一大地震摧毀,原地重建的新火車站將於明天完工啟用;同樣在九二一大地震中被震毀的阿里山鐵路眠月石猴支線,因路基被震垮,重建遙遙無期,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興建於日治時代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於1912年通車至二萬坪,1914年延長至阿里山沼平,並以沼平火車站為鐵路終點,原本沼平距嘉義北門站有七十一點九公里,後來因為屏遮那發生大崩山,鐵路被迫改道八百公尺,全線長度拉長至七十二點七公里。
1976年沼平發生森林大火,沼平火車站雖然未受波及,但林務局發動遷村計畫,另覓地點闢建新站,最後找到現今阿里山商店區上方的土地,做為阿里山鐵路終點站,沼平舊站則被改為老火車頭展示場。
八年前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阿里山火車站被震毀,林管處決定拆掉重建,並以沼平舊火車站做為臨時站,未料這個「臨時」的火車站,一用就是八年,新站明天完工啟用後,沼平舊站終於可以功成身退。
事實上,九二一大地震對阿里山鐵路所造成的傷害,絕非阿里山火車站被震毀而已,阿里山鐵路祝山支線、眠月石猴支線也都嚴重受損,尤其是眠月支線因落石不斷,損失更為嚴重,支線終點站的「石猴」奇岩也被震毀,使得阿里山損失了一處熱門景點。
阿里山鐵路祝山支線率先修復之後,阿里山火車站也已完成就地重建,但眠月石猴線因橋樑發生位移、路基下陷、擋土牆損壞等,落石體積高達上億立方公尺,根本就是柔腸寸斷,因此林務單位傾向於不修復。
眠月石猴支線沿線有台灣原生種的一葉蘭生態保護區,是珍貴的文化資產,這種特殊的自然景觀,到底該不該被廢掉,雖然見仁見智,但全長僅九點二六公里的眠月石猴支線,因橫跨二十四座橋樑、十二個隧道,且穿越高聳的塔山,沿線大多經過堅硬的岩層,因此修復相當困難。
嘉義林管處表示,「眠月」支線的由來,是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日人從事鐵道工事及森林調查時,琴山河合博士沿著石鼓盤溪考查,有一天晚上躺在大石上睡覺,看見明月緩緩爬上山頭,他有感於阿里山的自然美景,因而命名。
眠月石猴支線,原本是日治時代為了開發眠月、石猴一帶的森林而建,直到1973年十二月才開放觀光,鐵路支線終點叫做「石猴」,原本是一塊高約三十一公尺的巨石,形如老猴凝視遠方而得名。
「石猴」標高海拔兩千三百一十八公尺,乍看之下,的確神似老猴蹲坐遠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卻又酷似達摩盤坐,因此在日治時代,也稱石猴為「達摩岩」,不過「石猴」的頭部卻在九二一大地震中被震斷,如今遊客只能從照片中去憑弔了。
眠月石猴支線終點,是昔日「溪阿縱走」(溪頭─阿里山)的起點,沿線有一棵四千多年的「眠月神木」,比台灣第一神木「大安溪神木」稍小一號,被列為台灣第二大神木,如今也因眠月石猴支線的阻斷,而永藏於深山當中,這或許也是大自然保護神木的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