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為什麼停不住對“GDP”的崇拜?

胡少江

標籤:

【大紀元8月4日訊】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百分之十一點五。與此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大大超出了經濟學家們通常看作是警戒線的百分之三。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幅度比官方公佈的通貨膨脹率更是要高出許多,尤其是糧食、豬肉、住房、蔬菜等。由於對通貨膨脹的擔心,甚至連上海這樣的發達地區,近來居然也出現了居民搶購豬肉等食品的現象。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仍然不願意承認中國經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只是在官方的檔中羞羞答答地說要“防止經濟由發展偏快轉向經濟過熱”。

中國政府不承認經濟過熱,不願意採取有效的措施制止經濟過熱,是中國多年來“GDP”崇拜顯現的一個直接表現。不僅中央政府停不住“GDP”崇拜,地方政府的表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家統計局早已要求地方政府停止地區GDP的統計。但是各地區仍然暗自較勁,紛紛公佈當地的GDP增長數位,用以顯示各自的政績。結果,與中央統計的全國資料相比,各地的GDP統計資料竟然高出百分之十以上。

中國政府早就提出要轉變發展觀,改變單純用來考核幹部的政績,但是為什麼從中央到地方的“GDP”崇拜現象卻始終停不住呢?在我看來,中國的“GDP”崇拜現象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現實的經濟、社會壓力。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的計劃經濟制度下,其城鎮化的過程受到人為的阻礙,再加上錯誤的人口政策,因此形成了今天這種城鎮化程度地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的狀況。自八十年代以來,由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城市的就業壓力已經顯得十分突出。與此同時,又有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等待出路。從客觀上來看,只有經濟增長,才能緩解就業壓力,從而避免由於失業和貧困而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客觀上講,這種GDP增長的壓力還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個原因是虛幻的強國心態。由於數百年的制度落後和官員腐敗,明清以來中國在世界上長期落後於人。作為中國人,希望中國強盛是理所當然的。這一理想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中國的繁榮奮鬥。但是,現在的中國政府,不願意採納世界上的先進制度,從而在制度文明和文化文明上難有建樹。在這種情況下,不計一切成本的GDP增長便成為這個制度用以向國民炫耀政績的唯一資本。“GDP”崇拜已經成為滿足虛幻的強國心態的唯一靈丹妙藥。可以想像,如果沒有GDP增長,不僅在世人的眼中,就是在中國國民自己的心理,中國現存的制度將一無是處。這正是中國政府不敢徹底放棄“GDP”崇拜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經濟機制的問題。中國的增長並沒有充分體現增長的成本。在GDP增長的每一個百分點的背後,都有著巨大的社會、環境、資源成本。由於生產要素的價格、尤其是資金的價格和重要原材料的價格仍然由國家所壟斷,更由於增長對環境的破壞,從而導致對人民健康水平的損害等資訊得不到應有的披露。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本被人為的壓低了。可以想像,如果要求投資者如實合理的分擔環境、資源破壞的成本,他們就得不到高額的利潤回報,他們的投資衝動也決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中國的GDP增長速度也就自然會降下來。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少江:美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狀告中國侵犯知識產權
中國:一個不受人尊重的大國
胡少江:中國經濟結構更加扭曲
胡少江:醫藥改革需要以降低經濟增長為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