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7日訊】(據中廣新聞徐韻祥報導)精神疾病研究有了重大發現:躁鬱症患者原來是(腦前額葉)到(邊緣系統)出問題。家長最擔心學童學習不專心的過動症患者則是和控制運動有關的大腦神經束出了狀況。
國立陽明大學透過dMRI(擴散磁振造影儀)檢測,找出導致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過動症等精神或神經疾病的病灶,這項新發現有助於幫助這些頑疾患者,找到更好治療的可能性。
參與這項研究的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慶波表示,透過dMRI的觀察比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前額葉及枕葉和正常人不一樣;躁鬱症患者是腦前額葉到邊緣系統出問題;至於過動症患者,則是和控制運動有關的大腦神經束出了狀況,才使得他們常不自主地動個不停。這個檢測結果,和病患死後的大腦解剖幾乎完全一樣。
精神分裂、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研究有新進展,可透過磁振造影儀檢測,找出患者病灶。國立陽明大學透過dMRI–擴散磁振造影儀檢測,針對精神分裂症、躁鬱症以及過動症患者,掃瞄出大腦神經束地圖,並且與正常人比對,結果發現,躁鬱症患者主要是腦前額葉到邊緣系統出問題,而精神分裂症則是腦前額葉與枕葉明顯與正常人不同,此項發現將有助於未來腦神經治療躍進。
過去包括精神分裂、躁鬱症等腦部疾病患者,雖然可透過臨床診斷確診治療,不過倒底那個部位出問題,卻必須在患者死後解剖才可得知。
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合作,透過dMRI–擴散磁振造影儀檢測,掃瞄60名精神分裂症,30名躁鬱症,30名過動症患者,與150多名正常人比較,結果發現,一般正常人的大腦水分子,會順沿著神經運行,不過,如果神經出現缺損,訊號明顯與正常人不同。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慶波解釋,不管是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都可能是某些大腦神經斷掉或受傷,而這些部分,水分子擴散速度下降,擴散機率也不同,從dMRI儀器可以發現,例如像是躁鬱症患者,可能是腦前額葉到邊緣系統出問題,以及情緒調控有關,而精神分裂症則是腦前額葉及枕葉和正常人不同,而過動症患者則是和控制運動有關的大腦神經束出了狀況。
林慶波表示,比對正常人和受測者的大腦神經束地圖,找出患者病灶後,未來,作為臨床診斷參考,未來也有助於腦神經藥物或外科治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