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7日報導】–傳統產業新契機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二十七日電)一位73歲高齡的老人、穿著緊身褲,吃力的踩著自行車,不懼日曬雨淋,翻越南迴公路最高點,以15天時間完成927公里的自行車環島壯舉。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成為今年5月間,全台灣最上鏡頭的男主角,不僅完成他個人的自行車環台夢想,更重新帶動自行車騎乘風潮。
身為全球最大自行車製造廠商董事長的劉金標,今年集團營收將挑戰新台幣300億元,但他年輕時,可不是個事事順心的創業者。
劉金標在40歲之前的創業初期,開過木材行、螺絲工廠、罐頭工廠、鐵釘廠、汽車運輸業、碳酸鈣工廠,甚至還曾投入台灣紅極一時養鰻魚事業。
由於當時台灣經濟情況尚未起飛,加上品質要求不高,年輕人創業不易,劉金標平均2至3年換一個行業,一事無成。
40歲之後,劉金標看好能源危機下的自行車市場商機,認為這是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行業,才定下心來,由養鰻轉向專注於自行車領域發展。
創立於1972年的巨大機械,是由9位股東集資400萬元成立,不過在全球能源危機後,全球經濟仍陷於不景氣中,巨大不僅沒訂單、沒技術,也沒品牌形象,有些日本及美國客戶,連樣品都不看,就一口回絕,使得巨大在創業前 4年幾乎沒有訂單,也被同業當成笑話,認為巨大一定會倒閉。
既然沒代工訂單,在堅持到底及不服輸的個性下,劉金標開始改善自行車製造技術,並以自創品牌 Giant 捷安特,嘗試自行銷售。回憶起這段艱苦的創業歷程,劉金標最感謝的是姐姐的資金援助,以及總經理羅祥安的加入,才讓巨大撐過這段最艱苦的時期。
劉金標回顧35年來的經營歷程,第一階段可以算是從 OEM的代工起家,把台灣自行車工業在沒任何基礎下,努力取代日本廠商,建構成為全球自行車工業的供應鏈中心。
巨大的第二階段則是努力變成全球知名品牌,在1986年時,巨大代工比重達75%的最大客戶Schwinn,自行轉進中國大陸另尋合作對像,這個客戶轉單的危機,讓劉金標體會到自有品牌的重要,確定「捷安特」(Giant)的自創品牌路線,並採高價路線,在全球建立上萬個專賣店,並建立品牌通路。
巨大除了積極品牌行銷外,並以贊助國際自行車隊和公益文化活動方式,進行全球化的運動行銷模式,除塑造捷安特清新、自然、休閒的品牌特性外,也透過環法自行車賽等重要比賽,建立捷安特高級專業自行車的整體形象。
巨大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引發台灣自行車產業外移,造成巨大面臨產業空洞化的經營危機。因此劉金標開始在經營觀念上,轉向整合原為競爭對手的同業及上下游協力廠商,成立A-team,把台灣自車業的研發製造能力整合起來,成為全球高級車的供應中心,讓整體產業供應鏈升級。
轉眼巨大今年將歡度第35個生日,劉金標認為,巨大開始進入環境改造工程的第四個階段,要以「創造需求、創造市場、滿足需求」的方式,為巨大開創「第二個藍海」BO2( Blue Ocean 2)。
劉金標多年來積極推動台灣的自行車騎乘風氣,成立「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推動台灣成為「自行車島」,並首創「甲地租、乙地還」的自行車新興經營模式,希望以提供消費者全方位的服務為核心,建構創新自行車網路服務系統,透過租賃通路,整合公司內部資源與異業資源,不僅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要創造需求。
劉金標以73歲高齡完成自行車環台,不僅實現埋藏在心中30年的心願,更希望透過他身體力行、親身推動,再為台灣自行車產業引領新風潮。
劉金標認為,台灣的美麗景色,要騎自行車才能慢慢體會。他未來還將持續推動環台活動,為自行車市場注入創新加值概念,創造新興營運模式,將產業推向另一高峰。
台灣自行車產業在A-team奠立良好基礎,已成功轉型朝高級車領域發展,台灣自行車的售價,近 5年已由單價 109美元,提高至 196美元,也打破工業產品愈做愈便宜的魔咒。
而巨大在「創造市場需求」的環境改造工程下,啟動新一波休閒運動風潮,自行車產業再現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