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馮昭雲西市二十六日電)從荒蕪開始,1979年建村的華僑新村起初是一排茅房,多年來省吃儉用、加上海外親戚資助,運用柬埔寨的木材資源,蓋起一棟棟雙層樓房,木屋一致漆成亮麗的藍色,配上越南來的窗櫺,門前是村民協力開闢的寬敞道路,儘管仍是一片紅泥,由於混了碎石,即使大雨也沒有泥濘。
開村時,這裡住了一百多戶華人,人口約六百人,有些家庭為了生活遷移到其他省份或設法移民海外,如今人口剩下不到一半,二十多年來與世隔絕,維持傳統客家生活,村民極少、也極不願意與他族通婚,因此從村頭到村尾,每戶人家或遠或近可沾點親戚關係,主要的信仰是本頭公 (土地公)。
華僑新村的老村長、雲西市柬華理事會會長張玉芬指出,雲西位於柬埔寨東北方的柬寮邊境,華人以經商為主,買賣對象不是寮人就是少數民族,老一輩村民不會說柬語的比比皆是,紅高棉時期,為了避禍,有些華人乾脆不說話,假扮啞巴。
在1970年之後長達二十年的內戰期間,學校關閉,教育中斷,許多村民目不識丁,張玉芬的岳父在中國唸過大學,是村里數一數二的知識分子,因此和平之後,張玉芬帶頭從茅草學校起,開辦光華學校。
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協會創辦人楊蔚齡回憶,柬埔寨和平初期幾乎沒有像樣的路,金邊到拉達那基里省路途遙遠,聽說雲西要辦華校時,她只能輾轉託人帶數百元美金進去,直到1995年才協助改建木造教室,1999年再助建圖書館兼教師宿舍,又贈送一台發電機,供應全村用電。
從第一台發電機開始,八年後的今天,柬國電力基礎建設仍未延伸至此,華僑新村只有少數「富翁」有能力自備發電機,多數家庭用的是蓄電池,但啟動發電機就要用到昂貴的油,因此在太陽下山以前,村子裡─包括學校─不會有點亮的燈,晚上八時至九時就熄燈。
沒有電,自然沒有冰箱,捕來的魚除當天吃的,都醃製成醃魚、鹹魚或臭魚,以供常年食用,或者賣給附近的寮人和少數民族。
有朋自遠方來,煮桌菜宴客,配上冰涼的飲料,不亦樂乎?要在此地宴客,下午就得從省會萬隆開車一個小時,把麻袋包裹的一大塊冰磚運到市場區,再託人從對岸運過河,此時麻袋裡的冰磚已經有三分之一化成冰水,剩下的三分之二再用大鎚子乒乒乓乓鎚開。
杯裡的小冰塊竟成了餐桌上最費工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