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教輔經驗

暑期紀實: 讓自然打開孩子的心!

前言:暑期營隊是個製造回憶的地方,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讓一群原本不認識的人,因對這營隊某種共同的想法而聚集。接到這一篇稿子,猜想作者是個極有反省能力的大人,因為他在一個營隊裡,與孩子的相處雖然有些「不如預期」,但是他不認為那是孩子的問題,反而回過頭來好好的看見自己的內心。文章刊出的時候,這個活動還在進行,所以先不管最後結果成不成功(成功定義又是什麼呢?),至少這群人的用心和毅力就值得嘉獎!〉

營隊緣起

  讓中輟與高關懷青少年能夠正向的發展,與他人正常的相處及工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在活動的體驗及相處中,我們相信自然將會逐漸打開孩子的心,團體生活的規則和互助精神能夠因此建立,孩子能夠感受社會的關懷與愛,拉近人與人的距離,進而陶冶出正確的人生態度。

  我們預計以德興有機生態教育農場作為教育的基地,展開大學生陪伴孩子讀書,並利用生態治療中的園藝治療,從外在的園藝整理與植物栽培過程,來內化孩子的心靈。專精園藝治療的黃盛麟老師,與德興有機生態教育農場場主蘇先生更是全力的協助與配合,此外我們進一步與師大環教所的王順美老師合作,藉由服務學習的過程來影響與教導孩子,同時也為孩子排了一系列好玩與富教育性的戶外活動。

〈編輯小語:上面的這篇文字,是這個營隊當初的動機與用心。我們來看看,在實踐的過程中,真實的人生給了什麼樣的回饋……)

故事,從這裡開始……



每個孩子,都有共同的願望:尋求快樂。

機會教育

  營隊開始至今快一個月過去,雖然訂有課表、固定作息,排定的講師也認認真真的在帶領孩子,但名為快樂園丁營的課程,眾人卻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一早必須輪番上陣催促孩子們起床,上課上到一半時孩子們又會突然消失。他們拒絕農場全素的有機餐飲;上課也經常一問三不知,雖僅有四個學生,卻經常來了這個走了那個。不僅講師,連一旁幫忙的工作人員也不知道怎麼繼續下去……

  原來,真正需要被鼓勵的,是我們這些大人;真正面臨人生重要功課的,還是我們這些大人。

  拋開以往「不良少年」或今日「高關懷學童(青少年)」的標籤,靜心思考,難道主導這個世界的不是我們(大人)嗎?孩子們的不禮貌與偏差行為,難道不是跟大人學來的嗎?

  有許多孩子從小天資聰穎、考試順利、求職如意,但也有許多人並不這麼幸運,他們可能父母失和、家境不佳,甚或遭受虐待。那麼,我們要去同情那些遭遇並不如我們的人,還是要可憐他們?不,並不是。在遇到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時,我們是否會自省一下,其實這個世界還有另外的人生和選擇。

  每每在課堂上面對這些孩子時,筆者不禁在內心想著:他們活脫脫就是一面人生的鏡子,正不斷映照出這個世界的缺陷與黑暗,以及我們這些大人在靈性與修養上的不足。

  僅僅才和這些孩子相處幾天,我們就變得如此容易動怒;我們經常只以自己的標準判斷事情;我們好心好意要傳授許多知識給孩子,卻根本不知道孩子們是否喜歡。當大人們能真實體認到自身的不足時,便能深刻體認到這些孩子確實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導師,有此體認,之後真正對雙方有益的互動才能迸發出來。

回到最原始的學習

  「聽故事、玩遊戲」是我們共有的童年,或說是同樣的渴望。比起國、英、數、理等各種課堂科目,對原本就不適應校園生活的高關懷學生來說,訴諸人性共同渴望的「聽故事、玩遊戲」方式可能才是最好的和孩子互動的方式。

  直敘式的命令和教導,不只不能引起這群高關懷孩子的興趣,反而只會造成反彈,或讓孩子們對什麼事都顯得興趣缺缺。因此與其大談人生道理,不如引導孩子,說故事給他們聽,和孩子一起遊戲,藉由故事和遊戲把良善的觀念與行為模式傳達給他們。

  在成人世界裡,「說」往往已經被理性和社會規範切割得零碎,就像我們把知識劃分成五花八門的各科各系,結果卻忘了禮義廉恥這門課。因此只有透過「做」 ──帶領小孩去玩一個遊戲、說一個故事、製作一件物品,才得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一個「完整」互動,讓孩子不僅從中學習,還能獲得一份成就感,藉以肯定自己。

同理心:比專業更重要的能力

  這次營隊成員(大人部份)都可說是某些領域的專業者,每個人也都是基於社會責任而不計報酬的投入這個活動,但,這實在不是一個「教育專業團隊」,沒有專業諮商,沒有專職引導員與陪伴員。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些大人們的組成,卻也恰恰是一個最真實的微型社會,而且最重要的,這是一個帶有正面觀念與行動的團隊,是一個可資孩子們效法、學習的對象。

  從非專業談到專業,雖說專業是必須學習的,但在專業之前,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應是確認與標定出一種生而為人應有的待人之道──即是對他人良善的「同理」對待,特別是面對這些需要更多關懷的青少年。

  每個小孩在成長過程都有一顆敏感的心靈,他們不斷向這個世界伸出觸手,不斷的探索著。因此大人所具備與表現的「正面特質」便分外重要。大人如果能以同理心對待,且細致觀察這些青少年的各種反應,適時給予適當的應對,這樣的能力,應是遠比專業能力還更重要的能力。



孩子的迷惘

另一個世界的角度看孩子

  所有人類都是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世界,但因不同文化、國家、語言、人種、氣候環境的影響,使得每個人顯得那麼不同,甚至產生彼此彷彿是存在於不同世界的錯覺。和高關懷青少年的相處,恰恰就有點類似的感覺。多數高關懷的孩子,大多其生長背景、家庭關係、交友關係就和一般的小孩有著許多不同。如果不了解其背景,便經常會有對這些孩子的行為生出叛逆、不聽話、懶散、口不擇言等等負面觀感。

  那麼就讓我們先暫且把他們(高關懷的孩子)當作和我們生活在不一樣的世界吧!站在輔導的立場,我們不妨先放下個人的成見與觀感,從「另一個世界」的角度去認識他們,學習和他們溝通;唯有如此才容易讓「同理心」能正常的發揮作用,進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此,筆者所得到的經驗是,雖然這些高關懷青少年已經十多歲且即將邁入成年(十八歲),但在他們諸多叛逆、不合作的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卻是一個比同齡青少年更為單純的心靈。他們喜怒形於色,雖然不擅於口頭表達,卻會在行為上毫不掩藏的清楚表達出自己情感。

  事實上,使用語言文字,是一種極其複雜的能力,它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記憶、組織能力,並且要符合一般的社會規範與文化風俗。從這點來看高關懷青少年,便不難知道在生長與求學階段經常受挫的他們,在語言文字上的表達能力不足時,便只能以激烈的行為來述說他們的喜好或不滿,發展或發洩他們的心理需求。

  因此在輔導的過程,講師只要能細心觀察,以適當的距離去看待他們,便不難在他們粗糙的外表下發現,其實這些孩子都是一塊塊待琢的璞玉。

普世價值的認同

  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另一個世界)去看待、觀察進而欣賞孩子時,仍不免或必然要摻雜入許多個人自身的價值判斷,而這經常便是多數人無法理解高關懷青少年的根本原因。

  僅依照成年人業已形成的價值觀去做評價時,對這些高關懷青少年是不公平的。因為多數成年人的價值觀經常是奠基於時下社會的價值標準。舉個例子,今日的台灣一切以經濟掛帥,以財富為目標,若以這樣的價值標準來衡量高關懷青少年,那麼他們的懶散、功課不佳、拒絕學習等便會被過度解讀為注定失敗(未來無法正常工作賺錢)的孩子,但追究原因,孩子的懶散與學習不佳可能並非他個人的問題而已。

  假設我們改以一種更為寬大的標準,也就是一種普世通行的價值標準來看待高關懷青少年時,那麼孩子表現出來的懶散、功課不佳、拒絕學習,不過就是一種行為結果,而非孩子的本性。

  這種普世價值是什麼呢?很簡單,只有四個字「禮、義、廉、恥」,也或者可以代換為「真善美」,或者佛家說的「慈悲」、基督教闡揚的「平等、博愛」。

  當換以這些普世的價值標準來看待高關懷青少年時,大人們便能夠用較寬厚的態度去了解孩子。確實初見時,我們(連同筆者)可能常會有種疑惑,疑惑說這些高關懷青少年有那些行為是符合得上「禮義廉恥」的;對大人來說,這四個字是一種應終生學習且奉行的標準,然而對待這些孩子時,我們要看的並非是達到標準,而是一種「可能性」,孩子們的行為與心性有逐漸認識並往這些普世價值靠近的可能性。而這件事,才是我們所有大人真正需要切實去做的事。回過頭來說,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就是使人了解與遵行「禮義廉恥」嗎?

和孩子一起成長

  用口頭說,「禮義廉恥」太輕,用內心看,卻要使人心虛,叫「禮義廉恥」太過沉重。

  因此當我們擺脫自身原有的價值觀,換以這些普世價值標準來看待高關懷青少年時,其實有另一個對象也同時被觀看著,那就是我們自身。在提醒孩子要注意禮貌時,正是在提醒我們自己,自己對待孩子是否也做到了有禮呢?看見孩子有不正當(不義)的舉動時,就會驚醒般的回顧起自身行為,想想自己有否做了壞榜樣而不自知。

  記得一位串連起這次營隊活動的伙伴說過一句讓筆者印象深刻的話:「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導師。」而筆者想要補充:「尤其高關懷青少年更是如此,透過和孩子們的互動,筆者清楚認知到這些孩子讓我們許多大人發現到自己平時隱而不見的缺點、能力的不足、行為的疏漏、態度的狹隘。」

  「孩子們就如一面清透的明鏡,在帶領他們往人生的路上前進時,也讓我們回顧了自己的過往,回憶起自己也曾荒唐、也曾不用功、也曾不尊重師長、也曾打架、犯錯……從孩子們咄咄逼人的口語行為裡,筆者所感受的,不僅是為其心疼,更是看見我們大人世界的諸多不美。」

  不管活動最終的成果如何,今年暑假的「快樂園丁營」終會結束,而我們的、孩子們的明年還會到來,還有後年、大後年與未來的許許多多年。想到這點,不覺生起人生漫漫之感,更驚覺到,此刻十幾個大人和四位高關懷青少年的機遇,這場關於教育的拔河,可不可以、可不可能雙方都是贏家;也許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幫助他們,因為那同樣也是在幫我們修補自己的過往、修補大人世界的不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