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幼學瓊林(七)
(系列轉載由來:此文化課教材是正見網編輯部爲弘揚中國神傳文化,編寫的一套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大紀元教育欄目編輯亦身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下一代延續的重要性,特將全系列轉載過來與廣大讀者分享。)
【原文】
黃帝(1)畫(2)野,始分都邑(3)。
【註釋】
(1)黃帝:即軒轅氏、有熊氏、帝軒氏或帝鴻氏。傳說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2)畫:劃分。
(3)都邑:五里為邑,十邑為都。
【語譯參考】
黃帝劃分了中國的疆域,才區別了都邑的界限、規模。
【說故事時間】
黃帝的神話傳說
中國文化是半神文化。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神」和「人」之間的界線不是很嚴格,天上的神隨時可以下凡來,而地上的人也可以上天請求神的幫助。
黃帝是天下的共主,居五帝之首,為中央天帝,是「神」、「人」的最高統治者。相傳,黃帝是少典氏的兒子,相貌非常奇特,有四張臉,可以同時照顧著四面八方。南方神農炎帝的子孫蚩尤想搶奪中央上帝的位置,於是和黃帝在涿鹿展開一場大戰。
蚩尤的長相也很特別,人面獸身,銅腦袋鐵額頭,八隻手八隻腳,喜歡吃沙子、石頭和鐵塊。他有七、八十個兄弟,個個都是這個樣子。他們擅長製造精良的武器,打仗時,手拿金刀銅斧,非常厲害。
雙方對戰,蚩尤張開大口,噴吐煙霧,興起漫天大霧,連續三天三夜,黃帝的部隊被圍困在濃霧中,迷失了方向,情況十分危急。黃帝就命令風後作指南車,不管車子轉向哪個方向,車上的小人永遠指著南方。在指南車的引領下,黃帝的大軍才能衝出重圍。
化險為夷的黃帝召來能施放雨水的應龍,張開雙翼,準備使出行雲布雨的神通。但蚩尤搶先請來風伯雨師使出了呼風喚雨的本領,頓時狂風暴雨大作,應龍的神通根本無法施展。眼看情勢緊張,黃帝命令天女女魃下凡,女魃身上有巨大的熱量,所到之處,狂風暴雨立即消失無蹤,並且烈日當空。戰爭結束以後,應龍和女魃都不能再回到天上了,應龍居住南方的深山大谷中,所以南方多雨。而女魃所居住的地方就不再下雨一片乾旱。
為了提振士氣打敗蚩尤,黃帝還製作了一面特別的戰鼓。東海流波山上有一隻名叫做「夔」的怪獸,形狀象牛,但頭上沒有角,能夠在海中自由進出,每當它進進出出時,都會伴隨著狂風暴雨,麟甲閃爍,發出象日月一般的光芒,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黃帝派人捕捉後,用它的皮晾乾做成一面鼓。鼓槌則是用雷獸身體裡最大的一根骨頭做成的。當戰鼓擂起時,聲響震天,即使在五百里外也能聽的一清二楚。最後,黃帝取得了勝利。
黃帝戰勝蚩尤之後,據說蠶神從天而降,獻上蠶絲,黃帝命人織成絹布,裁成衣服,又輕又軟。黃帝的妻子嫘祖發現蠶也可以吐出相同的絲,就開始養蠶並把方法教給人間的百姓。
在遠古神話中,黃帝是無所不能的。他在泰山會合天下鬼神的時候,就親自創作了名為《清角》的樂曲,此曲是真正的「天樂」,氣勢不凡,能「驚天地、泣鬼神」,凡人是聽不得的。黃帝曾命人鑄造鏡子、煮飯的鍋子,創製了車、船,發明踢球的遊戲。黃帝也命令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律樂;雷公、歧伯整理醫藥寫成醫書。
黃帝曾開採首山的銅,在荊山腳下鑄鼎,鼎的四周雕刻著四方鬼神和珍禽異獸。寶鼎鑄成,在祭天慶功的儀式進行到一半時,從天上垂下一條神龍,迎接黃帝和當初跟隨黃帝一起下凡的天神返回天庭。
【動動腦、想一想】
關於黃帝的神話傳說你有什麼心得?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 * *
參考書籍:
本段原文參考三民書局發行之《幼學瓊林》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