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溼地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一日電)台北市立動物園不僅動物引人注目,園內「水生植物園」更是許多水生植物喜好者最喜歡的濕地之一,一百多種台灣原生水生植物不但生機盎然,同時兼具淨水、保育、景觀、食用及教學等功能。
這塊水生植物園能夠蓬勃發展,還要歸功於園丁陳瑞玉用包容的心和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換來的成果,使得位於雨林區和沙漠區中間的水生植物園,能夠成為各界認識水生植物的生態和功能,一起學習、分享的園地。
陳瑞玉是從兩年前開始接觸水生植物,剛開始認識有限,於是利用休假一邊當義工一邊學習。由於水質、陽光、溫度、光線穿透程度、水的深淺等,都會影響水生植物的存亡,因此經過不斷的學習、和同好切磋,才讓陳瑞玉如今能駕輕就熟,她在家裡也收集了上百種台灣原生水生植物,成了小型水生植物基因庫。
陳瑞玉也說,她從經營水生植物園學到用「包容」維護生態平衡,例如當滿江紅佈達水面,因水中缺氧,浮游生物和福壽螺數量就會減少。此外,她也製作浮島,栽種水生植物在廣闊的水生池上隨風漂浮,讓蜻蜓、蝴蝶、青蛙、蝗蟲等能在此歇腳。
水生植物園還有一項超級任務,負責淨化回收用過的水。因此園區包括了去除水中雜質、增加溶氧量的淨水植物園,許多掛著重量級稀有名牌的原生植物池,寬闊的景觀植物池、食用植物池和教學植物池五大部分。
市立動物園也說,導致水生植物稀有化原因很多,但以人為破壞為首;例如池塘消失、外來動物的危害、外來植物競爭、水田轉耕或永久休耕、溝渠水泥化、除草劑或農藥毒害、水質污染等人類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也最終影響到自己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