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五日電)陳先生(化名)拿起水杯,與肩胛相接的手骨就因此斷成三截。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聖懿今天表示,陳先生罹患「多發性骨髓瘤」,骨髓瘤細胞使蝕骨細胞增生破壞骨骼組織,造成病理性骨折,而多發性骨髓瘤不易被發現,民眾不要輕忽貧血、骨頭痛等合併症狀。
黃聖懿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近年來發生率增加最 快的一種血液腫瘤,去年排名已超越急性淋巴血癌,成 為主要血液亞性腫瘤第三位,估計一年約增加四百位病患,僅次於非何杰氏金氏淋巴癌與急性骨髓性血癌,但 民眾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不夠,容易輕忽。
他指出,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台灣骨髓瘤致死率高達八成,病人發病最常感覺症狀就是骨頭被侵蝕引起的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病人發病時常會以為是骨頭方面的病變,就醫常會先找骨科,或直接求助民俗療法、國術館,常使得無法早期發現,或找上血液腫瘤科診治時已經骨折。
多發性骨髓瘤是因負責製造抗體的白血球「漿細胞 」產生變異的血癌,臨床症狀會合併發生包括貧血、骨 頭有被侵蝕痛感、蛋白尿、高血鈣及腎功能不佳,發病 原因不明,但有研究發現可能與遺傳基因、放射線基因 、殺蟲劑、除草劑或環境污染(如戴奧辛)有關。
黃聖懿說,民眾若同時有貧血、骨頭痛、小便白濁有泡泡等現象,就應懷疑是否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台大 醫院的就診病例,常是因為進行較完整的身體檢查才被診出,顯見民眾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普遍不足。
多發性骨髓瘤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但症狀可以 緩解,臨床常使用化療、高劑量類固醇藥物及輔助療法 治療,但效果有限,分子標靶治療新藥「萬科(Velcade)」已被證明對緩解症狀有效,健保局已在日前核准為多發性骨髓瘤第三線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