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四日電)國立政治大學主辦的「公共政策論壇」,今天以「新聞亂象與省思」為題,邀請產、官、學界就報業市場趨勢、電視生態觀察、電視新聞亂象的迷思等議題共同討論與交流,期望引領未來國內新聞專業與媒體倫理的發展方向。
傳播學院院長羅文輝首先致詞表示,三十年前新聞界人手一冊的「醜陋的新聞界」這本書,他當時即立下志願,要改變這樣的生態;豈料三十年後的今天,社會亂源仍無可避免的指向新聞界。
他說,現今新聞報導錯誤多,如瀝青鴨事件;不公正,如談話性節目;不誠實,如黑道舉槍嗆聲影帶、二二八照片誤植事件;置入性行銷,將廣告置入新聞中,和侵犯隱私權,這些不當作法對新聞教育、傳播教育而言,均是責無旁貸的。
主持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劉幼俐表示,在這麼多新聞處理不當的事件中,唯一可喜的是,促成了AGB Nielsen收視調查公司與新聞頻道簽約,同意將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公布調查數據單位,由一分鐘延長為十五分鐘,降低收視調查對新聞節目品質的負面影響。
Upaper營運長羅國俊就台灣報業市場趨勢提出看法,他認為,這二年台灣報業萎縮,受到廣告市場不振、內需消費產業被中國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吸引,有很大的關係;加上全新概念的新報紙加入競爭,他預估,台灣報業的競合還會更劇烈,再出現任何結構、版圖的重整,也絕非不可想像。
代表產業界的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趙怡則是不斷被追問實務現況。他對於媒體的混亂、道德低落、從俗、給下一代負面影響等,因為受到現實面、制度面的操作感到無奈;不過,他也勉勵學生不要放棄理想性。
趙怡強調,自從1993年台灣的天空開放後,媒體百家爭鳴,要競爭即需以商業利益手段經營,因此,講求品質、高水準節目生存不易;此外,政治力介入,造成與媒體間的糾葛也是亂象之一。他期待主管機關對國內廣電秩序的重建採「內容嚴管、經營鬆綁」,以及「消費權益、市場秩序及產業輔導三者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