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4日訊】
四年血戰守危城,河朔英豪未可輕。
往事班班仔細論,從來天下念忠貞。
河南雙忠祠聯云:「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乃咏唐張巡、明鐵鉉二忠烈也。二公皆一代人傑,爲百世所敬仰。湯陰岳鵬舉,祥符史道鄰,忠勇節烈,尤爲兩河父老所稱頌。父以教子,兄以教弟,莫不以忠孝節義相期許,耳濡目染,相習成風,此兩河之所以多忠義,少匪首也。試檢閱共匪名籍,重要匪首,河南籍者,幾無一人。即次要匪首及尾巴黨派,河南人亦爲數特少,此何故歟?其原因有二:甲、河南人民風俗樸厚,受忠勇之感染至深,格於名教,不願爲匪。乙、中原全省被赤匪流竄,攻城破邑,殺人放火,蹂躪殆遍。共匪殺人之父,孤人之子,與地方結下深仇,老百姓忍詬含辱,皆不願認賊作父,靦顏事仇。而共匪感於以往仇恨,對河南人士懷有戒心,更不敢引仇入室,予以汲引信任。至於下級匪幹,雖有參加,非地痞流氓,即無恥盲從耳。
兩河子弟與共匪死拚多年,每一寸土地,幾皆染有血漬。在事後看來,亦不甚難,在當時作去,實不容易。不但流血流汗,肝腦塗地,其毁家滅族者,大有人在。稽考往史,中國四千年來,每代興亡,不乏忠臣烈士。而能孤城抗暴,歷久不屈,望斷援絕,終至壯烈犧牲者,實廖廖可數。此張巡守睢陽,顏真卿守平原,顏杲卿守常山,鐵鉉守濟南,所以光榮史册,爲後代所褒美也。近百年來,如王有齡守杭州,沈葆楨夫人守廣信,蔣世傑守信陽,梁敦厚守太原,劉茂恩守開封等,皆傳誦人口。但浴血苦戰之後,除沈夫人守廣信有特殊情形外,皆不免於陷落。其故何哉?在兵法上,攻爲自動,可攻可去。守爲被動,只能招架,竭盡人力物力,只有憑天而已。況戰術隨時進步,武器日新月異,豈有長守不破之城。即最堅固之馬奇諾防線,亦終被突破。蓋攻易而守難也。
古今來保守危城,以睢陽時間最長,達數年之久,以盡其保障江淮之戰略。其餘長者數月,短者五、七日不等。近代者以太原時間較長,亦以睢陽太原之犧牲最爲惨烈。河南安陽之守,自民國卅四年十月起,至卅八年五月六日止,長達三年半之久,其時間超過任何守城之役。安陽城守,初爲軍民協力。自卅六年七月廿五日以後,國軍四十軍即陸續南調,卅七年九月,國軍已完全空運調竣。且開封郑州,亦於卅七年十月廿一日先後放棄。安陽僅剩地方團隊,又苦撐死守,將近一年,實爲難得。卅八年四月廿二日南京陷落,政府播遷,全國十分之八,已入匪手,安陽軍民,南望王師,淚盡血枯,仍堅守不下,卒至城破人亡。忠肝義膽,世所罕見,睢陽太原,亦不是過也。徒因守城官民,無赫赫巨公,不爲當局所重視。又以孤懸匪區,交通早斷,記者裹足,清息隔絕,遂使忠烈史實,湮没不彰。匪更諱莫如深,誣爲土匪,良可浩歎,爰撮述其事實經過,一以告國人,一以備史乘焉。
一 知人善任推心置腹
民國卅四年八月,日本投降前後,共匪太行軍區劉伯誠等,爲爭取接收,擴大叛亂,將石家莊至安陽之平漢鐵路,完全毁壞,土共遍佈大河以北,安陽成爲地獄,人人談虎色變。不有肝膽聚俠之氯,忠勇絕倫之才,誰敢擔此重任,主持河南三區行政。有趙質宸者,素無行政資歷,原爲省立安陽高中校長。因目空一切,不隨流浴,嫉惡如仇,不爲儕輩所喜,贈以「火車頭」徽号。素恨逢迎權貴,我行我素,亦不爲當道者所知。及至安陽局勢艱窘,三區行政專員出缺,無人活動,地方士紳,戲以趙氏相保。省主席劉茂恩詢知其人,始以第三區行政專員兼保安司令相委。趙個性倔強,經予以全權始勉任艱鉅。並保地方豪俠劉樂仙爲保安副司令。劉慷爽豪邁,肝膽照人,有軍事天才,指揮能力,而無軍政資格之士也。當時頗有譏笑之者,認爲跋扈專橫,終必僨事。
安陽附近地區,已被共匪籠罩,趙質宸等一部份團隊,尚在黃河北岸,日軍雖已投降,交通梗阻,如何前往接收,確是一大問题。趙獨斷專行,即將偽華北皇協軍第一軍李英部聯絡收編,推心置腹,委以重任。派充先遣隊,連夜進入安陽,辦理接收準備工作。趙身入偽軍,置酒高會,痛陳利害,不存猜忌,誼若手足,推心置腹,故能得其死力。又能與士卒同甘苦,冒險犯難,率團防連夜北進,排除沿途障碍,於九月三日,到達安陽會合各部,首先將城北郊飛機場之匪驅逐。繼即與匪太行軍區獨立旅董又新部接觸,將匪擊退。乃掃蕩城郊附近之匪,安陽受降接收工作,始順利完成。趙所部團隊有限,收編偽軍衆多,不免羣疑滿腹,趙則坦白熱誠,一切公開,財物分賞有功,功名與人共之。卒使人皆翕服,各盡其力。劉樂仙有謀善斷,郭井泉忠勇奮發,皆地方豪俊也。乃視爲心膂,信任不疑。
二 黨團協心軍民合作
大陸淪陷之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多由于共匪從中挑撥,派別紛歧,尤以黨團暗闘爲烈,本是同根生,爲爭權利,竟成水火,致將力量抵消。所有地方選舉,軍政設施,人員任用,無不受其影響。安陽方面,因危城孤懸大敵當前,黨團人員,在一致抗敵號召之下,幸能共同协力,了無派別之爭。如安陽縣長一職,最爲重要。籌辦軍需,安撫災患,皆當務之急。衆議僉同,即派三青分團主任黃伯英充任,黃卒以身殉城。卅六年秋選舉立法委員,競選者衆。張金鑑君係中央黨校出身,負有才望。安陽屬人士,一致推許,得票獨多。(安陽淪陷前後,張爲桑梓奔走呼籲,出力亦大)。
專員趙質宸本涉縣人,所有軍政幹部以安陽籍者爲多,咸一致聽其指揮。當時安陽已形成北方燈塔,不但附近各縣軍政人員依爲靠山,即河北省磁縣等地之保安團自衞隊及軍政人員,亦多遠道來歸。趙則予以接濟款待,一視同仁。如磁縣保安團長吳伋人等直至城破殉國,仍保留其原來番號。附近各縣從政人員及士紳,逃至安陽,輒在專署或指揮部,委以名義,如秘書參議參謀之類,以廣延攬。待遇則上下一律,僅供衣食而已。
安陽驻軍,舊爲龐炳勛部,紀律嚴明,四十軍軍長李振清,綽號李鐵頭,吃苦耐勞,忠勇善戰,深得地方人民之愛戴,與地方團際,行政人員,並肩作戰,相處無間。軍民合作,始終如一,無論戰守,團隊與國軍輪番接替,國軍與團隊互用軍火,不爭功,不諉過。軍隊前面作戰,人民後面接濟。茶水飯食,絡繹不絕,麥收棉摘之季,城週四十華里以內,團隊警戒,軍隊游擊,保護人民收割,如同鄰里慼友,軍民合作,打成一片,卅七年九月,四十軍奉令調防,全城父老攀轅臥軌,泣涕挽留,四十軍亦不忍離別。迫不得已,經李振清趙質宸等商定,以安陽保安團隊一部,編爲四十軍之三三七師,派郭清爲兼師長,呈報徐州陸總核准,一者爲永久紀念,使安陽父老仍見到四十軍番號,二者表示四十軍精神仍在安陽,可以寒匪膽也。
三 羞惱成怒初打安陽
安陽舊稱鄴都,袁紹曹操,先後曾加經營,唐爲相州,後名彰德府,入民國始定今名。北有漳河,與河北省爲界,附近之豐樂鎮,爲六河溝煤礦所在地,南接湯陰,即岳武穆公故里,東有衞河,河通天津,西接太行,山脉綿亙,乃兩河之門戶也。
共匪劉伯承,以「臥榻之傍,有人酣睡」。並以受降計劃打破,羞惱成怒,視安陽爲眼中釘,不拔不決。三十四年十月初,抽調主力,由晉東冀南,兩路圖犯。趙專員質宸以接收初完,地方空虚,飛電一戰區長官部及河南省府請援,並迅速空運機動國軍,十月四日,派少將參議陳子堅前來。並於十月六、七兩日,以飛機三架,運來彈藥及七十二師兩個步兵連,一個火箭砲連,一個迫擊砲連。十月七日下午,共匪即四面逼城,與團隊接觸。十月八日下午,匪以人海戰術,爭奪飛機場,飛機已無法降落,第一次保衞戰,即日展开。
城防部署推定陳子堅趙質宸爲總指揮官,劉樂仙爲參謀長兼前線指揮,所轄兵力計有①七十一挺進支隊劉壽山部約四千多。②七十三支隊程道生部約兩千人。③先遣支隊李英部約三千人。④獨立支隊郭清(井泉)王自全部約二千五百人。⑤安陽保衞團魏振夏部約千人。總數約一萬兩千餘人,半爲偽軍改編,半爲地方團隊。編制零亂,不易指揮。僅有之空軍國軍四連,不過五百人而已。
匪軍兵力爲太行軍區三個縱隊、及匪冀南偽獨立旅團各一,縣大隊民兵隊等,約七萬餘人。由匪太行軍區副司令員張匪國華指揮。欲以壓倒兵力,出其不意,奪去安陽。匪每步兵連約一百八十人。装備彈藥火力均優,但士氣不振卒不得逞,共匪主力集結於巨河南岸,指揮部設南固堰村。
十月九日下午一時許,匪第一縱隊進撲飛機場,與七十支隊發生激戰。三時許西北一角被匪突破。支隊長劉壽山率預備隊於六時許奮勇奪回。下午八時全面戰事展開。激戰竟夜,車站以西之據點被佔。十月十日下午一時許,又被團隊完全恢復,十一日全面出擊,國軍火箭礮發生極大效力,所有據點完全恢復。十一日下午八時以後,匪一、二、三縱隊主力,分三路猛攻飛機場安陽橋及車站,外圍據點多遭突破,地方團隊,拚命抵抗,互有進退。十二日全日激戰,並以預備隊出動,澈夜苦闘,始將匪攻勢阻遏。十月十三日國軍飛機一架趕來助戰,十四日團隊全面反攻,將外圍據點完全收復,機場車站與妖內之連絡亦完全打通。十五日凌晨,共匪全面退却,團隊跟踪追擊三十餘里,斬獲甚衆,此役經六日血戰,俘匪官兵三千三百餘人,斃傷之匪在一萬以上。得步槍三千一百○二支,機槍九十二挺,迫擊砲五門,擲彈筒八十具,彈藥甚黟。團隊傷亡官長五十二員,士兵四百八十三名。負傷官兵三千七百九十一名,失踪七十五名。
共匪第一次進犯安陽企圖,完全粉碎,雙方損失均重。地方團隊,編制龐雜,乃能發揮很大效果,其因有三:①指揮官劉樂仙天才機敏,身先士卒,能明察戰機,堅決應付,如日間全面反擊,夜間固守,使匪夜間之戰果無法保持。②空軍雖少但予匪以打擊,助守軍,鼓舞士氣。又火箭炮亦爲匪方所畏懼。③民心振奮,壺漿不絕,士氣旺盛。有此三因,卒獲勝利。
四 五次攻犯互有勝敗
民國卅四年十月十五日後,匪軍自安陽潰退。十月廿三日,國軍三十軍,四十軍,新編第八軍等,即先後過安陽北進。擬打通平漢線,會師平津,因孤軍深入,在邯鄲附近,遭匪襲擊,損失甚大。四十軍李振清部,旋即退回安陽整補,安陽乃成爲國軍之前哨基地,四十軍接防以後重加部署,與團隊充分合作,彈藥隨時補給,扶助團隊,向外圍發展,團隊前進,國軍繼之。在卅五年上半年內,曾先後收復臨漳、內黄兩縣城,及許多市鎮。安陽周圍五十里以內,遂無匪踪。
共匪圖謀安陽之野心,始終未死,乃先奪附近市鎮,以孤立安陽,再圖大規模之進攻,計自卅四年十二月起,至卅六年五月廿六日止,約一年有半,大小戰闘不下數百次,或爲市鎮爭奪,或爲保護麥收,或爲俘擄人畜,或爲搶掠棉花,日日有戰,人民均在戰闘中生活,已成爲家常便飯,茲略記其較大者五次,以見互有胜負焉。
①安陽城西一帶,接近太行山區,共匪魚目混珠,組織紅槍會,事先團隊已派員打入。匪首馬力,率偽太行軍分區之五十二團,盤踞水冶鎮,固堰等地,四出侵略外圍村莊,圖再犯安陽。卅四年十二月一日下午,保安副司令劉樂仙,率保安一、三兩團劉壽山、王子均、王及人等部約五千人,出匪不意,夜間出擊。先後收復洹河兩岸各村及梅元莊麻水等地,將水冶鎮包圍。三路夾擊,將匪擊潰,十二月二日下午任務達成。
②安陽以西水冶地區,前經收復。匪乘政府於卅五年一月十二日下令停戰和談之際,又大部侵踞,並向東擴展,圖形成包圍城區之勢。卅五年十月一日,國軍第一一六、一一七兩團及三區自衞隊一、三兩總隊等約一萬二千人,由副旅長韓鳳儀保安副司令劉樂仙指揮。於十月一日拂晓,分爲兩路,向安陽西北之觀臺鎮水冶鎮進行掃蕩。與偽獨立旅黄又新等部,激戰兩日夜,完全將觀臺、水冶地區收復,大獲胜利。
③卅五年九月,人民自衞總隊,東渡運河,收復內黃。第二總隊北渡漳河,收復臨漳。進至河北省邊境,與磁縣人民武力,取得聯絡。共匪大震,劉匪伯承,派王匪天祥率南下縱隊,向團隊進攻。並動員冀南民兵三萬餘人,分路南犯,臨漳內黄於卅六年二月,先後復陷匪手。團隊長韓振夏等陣亡。
④安陽城東四十華里,有太保鎮,爲重要據點,由第二自衞總隊長程道生昆仲率部防守。程爲地方豪族,得地利人和。匪久思染指,苦战经年,未能得手。卅六年五月一日拂晓,共匪以三万兵力,进攻太保,並以兩個骑兵團衝鋒。程氏昆仲率隊奮戰。自一日至四日,激戰三日夜,匪死伤山集,寨垣一部被突破,發生巷戰,卒將匪驅退。匪繼用大砲轟擊,四面環攻。戰至五月六日晚七時許,被匪攻破。程道生、程国瑄二人率部巷戰,壯烈成仁。太保重鎮,遂落匪手。
⑤卅六年五月問,共匪劉伯承部主力,集結完竣。決犯安陽,以圍一逞。其計劃爲孤立安陽城。太保失陷之簽,柳園集亦落匪手。五月廿二日,匪第一縱隊沿洹河北岸大正集附近,圖切斷城中與曲壽之聯絡線。匪第二縱隊逕犯西曲溝圖消滅團隊主力。自廿二日戰至廿四日仍未得逞。繼又增加兵力,將曲溝包圍掘地道攻寨。發生肉搏。自衞第三大隊長李金生陣亡。旋將匪擊退。苦守至廿六日劉副司令樂仙,韓副旅長鳳儀先後率兵援救,始於當日晚殺出重圉,轉進至梅園莊附近。得到良好戰果,而能安全撤退,出乎共匪意料之外,是役匪方損失極爲重大。
五 再犯安陽全部潰退
平津變色,華北淪陷,共匪之清算闘爭,已經開始。黄河以北——冀晉魯豫邊區之人民,走頭無路,紛紛逃至安陽。男婦老幼,在二十萬人以上。安陽專署,均予以撫慰安置。難民視爲一方保障。因此更遭共匪之忌。劉伯承聲言,決將此「反動大本营」根本摧毀。麥爲北方主食品,五月間收穫,資爲一歲之糧。共匪探知安陽軍民麕集,仰賴食麥,乃乘麥熟前,將安陽外圍據點攻佔,以絕糧源,妄冀城中軍民,無糧自亂,庶可一鼓而下也。
卅六年五月,臨漳,內黃,楚旺,柳園,既失陷於前。五月七日太保鎮失守。十一日湯陰陷落。廿六日放棄西曲溝。安陽城陷於孤立。城北之崔家橋,爲重要據點,一旦有失,則越過洹河,俯瞰城中,飛機場亦難保守。必誓死此一據點而後可。匪亦看準此着,集結主力七個縱隊並附土共約廿餘萬之衆,由劉伯承指揮,作大規模之進犯。
國軍爲四十軍(欠一個旅)及自衞保安各隊等,約五萬餘人,由軍長李振清統一指揮。劉樂仙郭清等指揮團隊。自六月十一日起王七月廿五日止,激戰四十五日夜,死傷山集,卒不得逞。劉匪狼狽潰逃。是爲國軍配合民團在華北有數之勝仗,其戰況如下:
①六月十一日午後九時許,匪一、二、三縱隊自安陽城郊西北之陣地進犯。四、五、六縱隊向城郊以南以東之陣地進犯。第七縱隊及獨立旅乘機猛撲城東之崔家橋。國軍早有準備,分路抵抗,戰至十二日六時許,攻勢停止,雙方無進退。
②十二拂曉,國軍四路出擊,將匪擊退三華里恢復安陽城與崔家橋之交通線。晚七時匪乘夜進攻,戰至晨六時無大變化。
③十三日晨,國軍又分路出擊,將夜間失去之村莊收復。匪夜間出擊,國軍天明反擊,使匪不能保持戰果。十三日夜,匪突向城西南郭村進攻,湯陰自衞隊不支,郭村陷於匪手。
④十四日國軍拂曉出動,有空軍助戰。將匪軍擊退七華里。郭村據點,亦先克復。當晚九時,匪又全面進攻,並暗掘地道,圖陷堡壘,被國軍發覺。血戰一夜,郭村又得而復失。
⑤自六月十五日至卅日,半月之間,皆共匪夜犯,國軍晨擊。形成拉鋸戰。互有進退,持續多日。共匪則散往四郊,將城包圍。並乘機搶粮。意圖坐困,久必內潰也。國軍有空軍掩護,隨時出擊。匪不敢白日集結,接近城垣。城內準備有素,秩序井然.劉茂恩主席又迅撥法幣二十億元購買粮食,空運接擠,民心士氣更爲振奮。
⑥七月一日至十日爲安陽情勢緊張時期。因匪運到大砲多門及迫擊砲,施展火力,白日乃集中砲火向一二據點轟擊,夜間則乘勢向摧毁據點猛攻。國軍與團隊忙於堵擊,無法出擊,轉爲被動,致崔家橋據點失陷。匪又用人海戰術,衝過洹河。國軍北面部隊轉進至下北關整理。匪乘勢攻佔西北之司空村及城外紡紗廠。直逼北關,情勢危急。
⑦七月十一日,李振清召集各单位首长,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巩固城防,阻遏攻犯,须军民协力建立环城小鐵路及活動堡壘。機動作戰,使匪無隙可乘。自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乃动员全城難民壯丁五六萬人。將車站庫存器材,趕築環城鐵路。又將枕木圍置列車之上,裝成各式活動堡壘。集中各式火砲機槍,日間游動矗擊,夜晚依標定距離,發揮高度火力,阻遏共匪進犯。五日之間,匪四面乘夜進攻,國軍團隊,拚死抵抗,犧牲甚大。
⑧十五日以後,環城鐵路及活動堡壘,在軍民協力之下全部完成。其間頗多可歌可泣之故事。初皆以難民爲累,今乃得力於難民。不但秩序井然,且皆日夜工作不懈,簞食壺漿不絕,最爲難得。
⑨十七日及十九日夜間,共匪皆集中火力,以人海戰術四面攻城。國軍有環城鐵道,運動便利,能隨時隨地應援,匪不得逞,攻勢沉寂。旋經發覺匪暗掘地道多處,向城接近。當即組織勘查隊,機械工程人員奮勇參加,偵聽音響,並相對密掘,另以薰烟燃燒,機槍迎射,匪終不得逞。
⑩安陽城攻防血戰亙一月有半,至七月廿五日,匪見困餓攻打均皆失效,且頓兵堅城之下,久已勢挫,亟待整補。乃於廿五日夜,全部潰退。國軍乘勢追殺,戰果极豐,爲一大勝利,計傷斃匪在五萬左右,俘匪一千二百○三人。獲機槍一百廿八挺,步槍二千八百五十四支,彈藥粮食無算。國軍團隊共計陣亡三千一百五十六人,傷六千八百九十一人。民衆亦死傷數千人。安陽附近四十華里以內之村莊亦先後收復,家屋殘破,人畜蕩然,亦地方一大劫也。
六 國軍撤退獨任艱鉅
自卅六年七月廿五日匪軍劉伯承部溃敗之後,視安陽爲「平漢盲腸地帶」。三省難民,紛來歸依,城週五十華里以內,已無匪踪。整軍經武,清查戶口,北聯太原,遙相呼應,並與在河北境內堅决反共之張蔭梧等,密切聯絡,石家庄等地,均派有諜報組織。南與新鄉鄭州開封打成一片,互爲犄角,必要時擬打安新段鐵路,便可乘機有爲。
卅七年,戰爭焦點,逐漸南移,劉伯承部竄過黄河,與陳毅陳賡李先念王震等合流,圖謀中原。在此一年中間。僅有小型戰闘,成爲寂靜時期。卅七年九月,駐安陽之國軍四十軍三十九師等全部,奉命南調徐州附近,另有任務。地方父老聞悉,如失長城,攀轅臥轍,苦苦挽留。李軍長振清等說明戰爭焦點,移至隴海線,安陽平靜無虞,一旦有事,仍可隨時調回,並與地方妥作安全部署云云,父老始允。所遺防務,全部由保安團隊接替。旋經呈准徐州陸總,從新編制。在安陽成立「冀豫邊區清剿指揮部」任命趙質宸爲指揮官。並以三區保安副司令劉樂仙及保安第二旅長郭清副之。十一月又奉准將三個保安旅改編爲陸軍第三三七師之番號,派郭清爲師長,劉樂仙兼副師長。並仍兼任第三區保安旅長。安陽民團自衞隊等,原有六萬人。因歷次作戰傷亡重大,現所存者,尚不足三萬人。國軍撤離之後,獨任艱鉅,責任重大。開封未失之前,餉彈給養,皆隨時配合空運,予以接濟。自卅七年八月張軫繼任主席之後,接濟斷絕。十月二十日開封鄭州先後放棄,安陽已成大海茫茫中之小島,與中央方面亦失去交通聯絡,只有拚熱血頭顱,爲命運掙扎而已。
七 三犯安陽林彪受挫
共匪劉伯承竭盡全力,鎩羽而去,安陽固如金湯。匪則視「盲肠地帶」爲「反動大本營」。卅八年在徐州失敗之後,共匪南犯江南,聲勢浩大。匪生力軍林彪部四十軍,沿平漢南竄,憑藉勇悍,目無餘子。聲言決意清除盲腸,三犯安陽。匪之兵力爲林彪部四十軍及偽太行軍區獨立旅及土共等約五萬人。守軍團隊爲改編後之一師一保安旅及自衞隊等約三萬人。由劉樂仙郭清負責指揮,林彪卒受挫,作戰經過如下:
①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匪四十軍全部進抵安陽城郊,沿途俘掠民衆甚多。凡屬安陽籍者,皆目爲反動份子,一律殺害。又輕視團隊,認爲不足一擊,二十二日晚七時許,分爲四路向安陽城關猛烈攻擊。因攻勢甚猛,誘其深入,迨進至西關附近,守軍利用地形,抄往後方,將其包圍聚殲,匪損失在兩團左右。
②二十三日下午七時許.匪又展開全面攻擊,猛攻飛機場亙城關之三角地帶,砲火猛烈。守軍憑預構堅固工事,加以抵抗。激戰一夜,互有死傷,陣地無變化。
③二十四日凌晨,團隊以預備隊趁匪休息之際,施行反擊。激戰至午,匪被迫後退三五里不等。當晚九時許匪又四出猛攻,廿五日晨六時保安旅司炳南團被迫後撤,陣地失陷。郭師長清单緊親往堵擊,並令西關十五團,南關之程营,分向侵入之匪侧擊,並阻遏其援除,經往返衝殺,至廿五日午始將侵入之匪驅出,恢復原陣地。
④二十五六兩日,匪又出動兵力,猛犯車站亙洹河一带,均經團隊奮勇擊退。下午以後,僅用砲火猛射,入夜即行沉寂。守軍不明究竟,未政及時出擊。廿七日拂曉,林匪部受挫不逞,即相率南竄。此五日夜之保衞戰。遂告結束。匪臨去時,將附近村莊,全部燃烧,人民死傷不計其敷。是役也,斃傷共匪約一萬餘人。俘三百○九名。得機槍十二挺,步槍二百廿六支。團隊陣亡二百七十一人,傷七百廿九人。
八 百折不撓壯烈成仁
民國卅七年秋大局逆轉,人心惶惶,全國鼎沸。如傅作義率三十萬之衆,不戰而降,滋可痛也。此外,卅七年十月二日,張軫將開封鄭州先後放棄。卅七年冬,徐州會戰,大軍挫敗,徐州蚌埠,先後淪陷。卅八年四月廿二日,南京陷落,滬杭浙赣,相繼不守。四月廿八日太原成仁。五月一日新鄉降匪。程潛張軫等均已叛變。此何時也?而河南安陽城,仍飄揚青天白日滿地红國旗,死守不下,爲最後之孤注一擲,其忠勇壯烈之精神,真可以感天地而泣鬼神矣。
共匪部隊,林彪最稱精銳兇悍,以安陽久守不下,阻其南下交通,於三十八年春,决以三個軍的兵力掃除其所謂「平漢盲腸」。其方法以暴力與欺騙兼施。最後於五月七日,攻陷安陽。全城軍民非死則俘耳,痛哉!亟述其經過如次:
①奸徒狡謀,暗中說降:三十七年十月十九日,張軫於放棄鄭汴之後,又逞狡謀,派其心腹牛子明爲安陽縣長,將原任安陽縣長黄伯英另行調職。三區行政專員趙質宸,以省主席命令,只有接受。到任二月,並無他异,惟與保安第一旅長王自全之弟,往來甚密,其後密勸王自全將所部交其弟統帶,乃如願以償。三十八年春,林彪派人投書,赴安陽誘降許編爲一個軍,並以「平原省」(共匪將黄河北岸之二十五縣及河北山東邊區之一部分別劃入,改爲平原省)偽主席一職相誘惑。趙質宸、郭清、劉樂仙等,皆憤罵不納,獨該縣長與王某云,可以考慮。在會議時聲稱:「開封徐州南京均已失陷,政府不知逃往何地,全國各省「解放」者十已八九,大勢已去,安陽危城,苦守四年,今後救星已絕,應識時務,勿作無代價之擭牲。」當時竟有少數不肖者,受其所惑,主張議和。趙等疑之,偵知其確與匪方暗中聯絡。乃於三月某日召集會議,面數其罪,執行槍決,並從新清查,捕獲通匪份子多人,分別懲處,邪說遂息。
②第九縱隊患難相依:河南人民反共自衞軍第四路指揮官兼第九縱隊司令王三祝,原在黄河沿岸集合人槍數萬,游擊作戰,南與趙振廷段武濬等之游擊隊白槍會合作,以拊開封之背。北與安陽新鄉犄角互助,與匪作戰甚久,進駐新鄉附近整補。三十八年三月初共匪林彪之四十一軍,包圍新鄉,有和談之說,王三祝大懼。率部萬餘人,擬南渡黄河,自豫西陝南轉移,被匪阻擊,遂北來安陽相依。患難中得此反共友軍,欣喜可知。歡迎入城,參加戰闘序列,東南兩關,即由王部駐守。
③焚香盟約,誓共生死:時安陽一城,孤懸華北,呼援無望,惟有同心協力,作最後奮闘之一途耳。於是,總指揮兼行政專員趙質宸,立法委員兼第九縱隊司令王三祝,三三七師長郭清,保安副司令兼保安旅長劉樂仙,安陽縣長黃伯英等及各單位首長數百人。乃發起焚香盟誓,效忠國家,同生共死,情形悲壯,有非墨楮所能形容者。
④屯糧訓士,背城借一:林彪招降被拒,惱羞成怒,安陽血戰,旋即發生。安陽孤軍苦撑,早作準備。當三十八年四月初,即將附城卅華里以內之各據點放棄。並將所有糧食棉花用品等,集中城內,以便久守,因政府遙隔,無可接濟,北關外之飛機場,亦自動放棄。集中器材將環城鐵道,及新型堡壘,加以重修,務使堅固。城中無戰闘力之老弱婦孺及難民盡量向外疏散。但許多商民,皆泣涕求留,不肯他去。
⑤匪軍兵力作戰部署: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共軍林彪部四十二軍四十一軍兩軍竄抵安陽,並有偽太行軍區,冀南軍區,獨立旅支隊等參加。偽四十一軍繼往南竄,偽四十二軍及土共民兵隊等約十餘萬人,将安陽包圍。守城兵力爲三三七師,第九縱隊,三區保安旅及自衞隊等約三萬餘人。防守部署爲趙質宸,鎮守城內,調度各方。三三七師師長郭清坐鎮車站,率領預備隊,接援各處。保安副司令劉樂仙負責指揮。第九縱隊司令王三祝坐鎮東關負責指揮東南兩關。
⑥初攻受挫,殲匪兩團:三十八年四月十六日晚九時許,匪軍全面攻擊。另以精銳一旅,以鉗形攻擊,左右展開,火力猛烈,圖一鼓攻佔車站,奪取西關。一股沿洹河南進,企圖破壞防禦陣地體系,另一股由袁宅南凹道地帶,直犯西關。守軍憑藉堅固工事,正面阻擊,匪不得逞,攻勢頓挫。劉樂仙郭清又各率预備隊繞出匪後,乘夜將其後路切斷。午夜十二時左右,將其二個團包圍,激戰至晨三時半,消滅大半,殘匪全部投降,守軍勝利,匪軍攻勢,漸歸沉寂。
⑦再攻不逞,施展狡計:十九日起,戰事又轉激烈。匪用試探攻擊,尋找弱點。進攻車站失敗,即不敢嘗試。二十日夜,猛攻北關一帶,守軍王團,曾將安陽橋下北關一度失陷,郭清師長督隊趕至,旋即收復。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夜間,匪攻擊重點,又移往東關。因匪用人海戰術,程營不支,陣地被匪攻陷。旋經王三祝司令率隊兩團向匪反擊,於二十四日午後二時許將陣地恢復。
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匪又猛攻南關,激戰三晝夜,南關失守。王司令三祝率九縱隊驰援,二團反攻,二十七日十二時許,又將陣地克復。經過十餘日之激戰,匪四面攻擊,均被擊退。損失兵力在三分之一以上。自二十八日起停止進攻,在其陣地裝置廣播,利用女匪,陣前喊話,如「八大保證」「三大政策」及「政府敗逃」,「各地解放」等,以圖欺騙。另向守軍團長以上人員,每人每日投送一封信表示教佩慰問。並圖揚惑,守軍官兵意志堅定,忠勇奪發,拒不接受,報以槍擊,所惜者,不明虛實未能乘機出擊,予以聚殲耳。
⑧民族正氣,威武不屈:五月一日夜,接石家庄地下情報組電告。「匪攻破太原之四個砲兵圓,已過石家庄南開」。又接新鄉情報云:「駐軍一部,和平投降,匪四十一軍兩師,已經北開」,指揮部得訊,當即召開緊急會議。當時分爲兩個主張。劉樂仙等主張突圍西入太行山區,或東出運河,改取游擊戰與江南國軍取得連絡。郭清等主張,苦撑待變,背城借一。爭論至午後不決。因保密不夠,已爲商民所聞。下午圍求請願,要求以人民生命爲重。五月三日乃作最後决定。苦戰堅守,與人民共生死,與安陽城共存亡,爲國家民族留正氣,此郭清之堅决主張也。人民代表歡聲雷動,繼以感泣,即調整部署准備迎擊。
⑨慘烈巷戰,慷慨就義:四日下午,匪增援軍隊已至,仍致書守軍,要求談判,當徑拒絕。入夜,戰事激烈,砲火空前。匪使用人海戰術,驅俘獲之人民,作爲前驅,繼以决死隊,前仆後繼,機槍手榴彈之下死尸山積。攻至天明,仍被擊退,雙方損失均甚重大。匪不擇手段,乃又使用最參烈之人海火海戰術矣。五日拂曉,匪施烟幕,瀰漫城關,繼集中大砲數百門,用排砲向我城防工事,守衞碉堡作方程式,普遍轟擊,歷六小時之久。據逃出者言,「五日上午砲彈瀰漫天空,城關昏暗,對面莫辨,只見火花吞吐,聲震耳瞠欲裂,彈皆並排集中而下,所到之處,地裂天崩。下午則匪軍在大砲之掩護下,蠭擁而至。因天昏地暗,咫尺莫辨,皆白刃衝殺,鬼泣神號惨不忍聞」。共匪乃乘勢猛攻,如排山倒海而至。守軍因城防工事全毁,守衞碉堡殘破,城墙已夷爲平地,烟幕瀰漫,不辨敵我。一面以預備隊阻載,餘皆人自爲戰,白刃血拚。匪又陣前喊話、要求繳械。郭清師長,手斃女匪,四面衝殺,曾格殺匪旅團司令員數人,匪方目爲「郭瘋子」,恨之刺骨。入夜已入巷戰狀態。肉搏白刃,死傷枕藉,滿街尸骸,已分不出軍民匪兵。保安副司令劉樂仙往來衝殺,四出接應。指揮官趙質宸從容坐鎮,衣冠整齊,準備成仁。一夜巷戰,鬼哭神愁,全城瓦礫,已不似人間。六日天明,郭師長清在東門血戰,見大勢已去,乃仰天長呼,舉鎗自殺。守軍幹部,亦死亡殆盡。匪雖百般誘惑,始終無一人降者。
五月六日上午八時許,匪源源而入,全城淪陷,安陽全城,變爲灰燼。守軍二萬餘人,死亡十分之七,商民老幼,亦多無倖免。綜計當在十二萬人左右,可謂慘矣。
趙指揮官質宸,保安副司令劉樂仙,安陽縣長黄伯英等大小官佐二百餘人,先後在指揮部縣府各處被俘。皆骂不绝口,只求一死。第九縱隊司令王三祝,自殺未遂,亦被俘去。匪方損失,據匪報公佈。計陣亡師司令員一名,旅司令員三名,團級以下官兵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一人。
【附一】安陽殉城遇害高級官員姓名錄
安陽苦守四年,死亡之無名英雄,約在三萬人以上。除高級將領前有程道生,程國瑄,魏振夏,李金生等數十人外。因城已淪陷,名册遺失,姓名多無可考。即卅八年五月六日安陽淪亡之役,死亡之將領官佐黨政人員爲數亦在二千人左右,惜難詳考。茲將匪報公佈及逃出口述者,錄述如下:
(1)趙質宸涉縣人,北平師大卒業,麈任高中校長等職。任三區行政專員彙指揮官六年,苦守安陽三年半,民國卅八年五月六日安陽城破,衣冠坐鎮被俘。匪百般誘降,罵不絕口。經林匪彪派兵解往北平,拘押甚久,至死不屈。卅九年解回安陽,八月八日,在安陽車站,尚自大呼,從容就義。四十年四月行政院命令褒揚。
(2)郭 清宇井泉、臨漳縣人,行伍出身,慷慨激烈,揮金如土,人皆服其義氣,深爲部下所愛戴。雖行伍出身,但天性機敏,忠勇善戰,爲儕輩所心折。原爲支隊司令,三十七年秋,改編爲保安第二旅長,繼被推爲三三七師師長。保守安陽,身經百戰,血染遍體。意志堅決,早置生死於度外。三十八年五月六日,親身巷戰,在東門附近自殺成仁。
(3)劉樂仙安陽西曲溝村人,曾在駐豫教育軍官團受訓。歷任參謀長、團旅長、現任三區保安副司令兼保安旅長,副指揮官,富有軍事天才,賦性磊落,交結各方豪俊,明暸匪情,判斷明決,爲防守安陽之實際指揮人物。城破之役被俘,林匪彪百般誘惑,始終不屈。三十九年六月三十日,解往水冶鎮、召開偽闘爭大會。當場就義,罵不絕口,極爲壯烈。
(4)王三祝字華頌,年三十歲,河南滑縣人,中央軍校七分校十六期生。聰敏機智,幼有膽略。其父被匪殺害,繼統其衆,爲父復仇。抗戰勝利後,在豫北擁有三縣民團,聲勢甚大。三十七年當選立法委員,赴京出席。旋即返里,從事游擊。三十八年春,大局逆轉,移部安陽,浴血奮戰,城破自殺未遂被俘。經匪解往北平,始終不屈。三十八年七月,又解回新鄉,慷慨就義。三十九年,經政府明令褒揚。
(5)黃伯英安陽縣西八里庄人,高中卒業,歷任商業校長,縣參議員青年分團主任,縣黨部書記長及專署秘書。三十七年五月,接任安陽縣長。撫輯流亡,接濟軍食,擴充團隊,籌辦防務,夜以繼日。卅八年五月六日,城破巷戰,被俘不屈。三十九年十月一日在安陽西門外被殺。四十二年九月三日经內政部民第34235號令褒揚。
(6)王子釣 任保安旅副旅長,保定軍校卒業,三十八年五月六日安陽城破被殺。
(7)許讚武 任三二七師參謀長,城破被害。
(8)程村森 任三二七師政治部主任,城破被害。
(9)孟昭彥 任三三七師團長,城破被害。
(10)王景昌 行伍出身,安陽崔家橋人,任三三七師團長,城破被害。
(11)金岐山 行伍出身,任三三七師團長,城破被害。
(12)陳培禮 行伍出身,任保安旅團長,城破被害。
(13)程萬福 行伍,任保安旅團長,城破被害。
(14)司炳南 行伍,任保安旅團長,城破被害
(15)吳伋人 磁縣保安團長,依歸安陽,保存番號,恊守城防,城破被害。
(16)張 斌 臨漳人,安中畢業中央軍校十三期,安陽自衞隊副總隊長,城破被害。
(17)杨輯五 涉縣縣長兼專署秘書,城破被害。
(18)廉瑞亭 湯陰縣長,流亡安陽,城破被害。
(19)時叙倫 第九縱隊團長,城破被害。
(20)王泌 安陽联防主任,城破被害。
(21)宋文法 淇陽邊區指揮,城破被害。
(22)杨富 副指揮,城破被害。
(23)尤清時 鄉長,安陽西南盤龍鄉人,城破被害。
(24)張夔龍 鄉長,城破被害。
(以上《安陽守城抗匪的壯烈戰役》,原題為《安陽守戰挑燈錄》,初刊中華民國四十八年九-十月《民主憲政》雜誌第16卷9-12期;【析世鑒】收入之數位文本,是以《安陽文獻》第4期(台北市:安陽文獻社)原文重刊本爲底本完成數位化處理,發佈標題從《安陽文獻》之重刊本,首發【彰往考來】;收入<<博訊>> 【析世鑒】時對數位文本初稿中未及校正的若干訛誤作了訂正。)
——轉載<<博訊>> 析世鑒——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