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的港人身份認同
【大紀元6月28日報導】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專題報導 (三)(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特稿)香港經歷百餘年的英國殖民統治,港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難免會有迷惑;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主權移交中國後一直致力推行國民教育,企圖增進港人對中國的認同,但效果不彰。不少香港學者認為,港人的身份認同仍處於混淆狀態,需要時間沈澱。
自九七年後,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加強國家認同的教育和活動。一九九六年重新修訂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增加了國民教育的內容,提出了「祖國」、「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課題。二零零四年十月開始,電視台在播放晚間新聞前,就會先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但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於三月進行的調查,百分之六十一的港人稱自己是「香港人」;稱自己是「中國人」的有百分之三十六。被問到「假如可以選擇,會再次做一九九七年前的殖民地人,還是做一九九七年後的特區人」,結果有百分之三十一的受訪者仍選擇做「九七前的殖民地人」,百分之四十一點一選擇做「九七後的特區人」,另外有百分之二十一點八表示「兩者都無所謂」。
港大研究計畫主任鐘庭耀指出,主權移交十年來,港人對中國的認同略低,尤其是仍有三成的港人仍選擇做「九七年前的殖民地人」,反映許多港人不滿十年來所發生的事情,導致香港人缺乏民族認同感,對歷史的認識也比較低。
另外,香港大學去年底公布的「二零零六台灣、香港、澳門、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顯示,儘管主權移交已經九年,仍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受訪者贊成香港獨立,說明港人對中國仍有離心力,也反映港府推行的愛國教育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雖然百分之六十九的港人反對「港獨」,但仍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認為香港應該獨立,比二零零五年時增加百分之三點三。在傾向「港獨」的理由中,百分之四十五的港人以「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歷史背景和大陸不同」為最大原因。
另據香港研究協會於六月八日至十五日所做的調查,受訪的一千人當中,五成二對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十週年感到高興,表示不高興的佔一成三,表示沒意見的佔三成半。有四成一受訪者表示,現時「感受到」慶祝回歸十週年的氣氛,表示「感受不到」的佔三成八,表示「沒意見」的佔二成一。
被問到主權移交後對中國的認同有何改變,四成三表示「增加」;其次是「無改變」,佔四成一;再次是「減少」,佔百分之八;表示「無意見」的則佔百分之八。對於政府過去十年的國民教育政策,四成三受訪者表示「不滿意」,表示「滿意」的佔二成四,而表示「無意見」的則有三成三。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上述情況反映香港人心情的複雜,一方面看到十年內種種的矛盾和共識逐漸磨合,經濟好轉了,相對穩定了;另一方面,大家又感覺,雖然「磨」了,卻未必「合」了。
對於港府加強愛國教育,劉銳紹認為無可厚非,但除了形式之外,還須基本元素,一是國家行為,比方政府當局對某件事的處理方式,是否讓國人感到驕傲;二要自然,不做作。
劉銳紹認為,港人對中國的認同至今尚未穩定下來。首先,雖然有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國身份認同度比九七年以前高,這是因為以前基數低。再者,港人仍未完全承認中國人的身份,關鍵要看北京以後的表現。
他指出,過去十年每當北京有某些事件港人覺得「與有榮焉」,例如楊利偉成功登陸月球、北京取得二零零八年奧運主辦權時,民調都會顯示更多港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證明港人對身份認同仍處於浮動狀態。
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認為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並不嚴重,例如大陸發生重大災害,港人一樣出錢出力賑災,這是觀察指標的不同,屬於不同層次的認同問題。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認為,港府為慶祝主權移交十週年舉辦很多活動,民間也有不少活動,但主動出席的人不多,與大部份港人的心情吻合。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儘管十年來,北京在許多方面施惠香港,爭取港人的認同,但事實是,要讓香港融入中國,讓絕大多數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