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古人稱「酒令大如軍令」?
【大紀元6月28日訊】在中國傳統的節慶日時,往往都有相應的飲酒慶祝活動,如除夕夜歡飲「年酒」,端午節避邪免疫飲「菖蒲酒」,重陽節則飲「菊花酒」;還有喜酒、滿月酒、壽酒等等的飲酒文化。
鑒於夏周皇室曾設酒池肉林,生活窮奢極侈,因而導致民怨亡國,所以周王朝設有「酒正」的官員掌管飲酒,後來還制了「酒德」、「酒禮」規範宴席飲酒的禮儀。在《尚書.周書.酒誥》上載的就是告誡人不可酗酒,並說「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飲惟祀(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的這些酒德,且嚴禁群飲、崇飲。
除了有規範人們行為的「酒德」、「酒禮」,中國飲酒文化中還有所謂的酒令。
「酒令」是古代宴會中,飲酒時助興的遊戲。即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他的號令,輪流說詩詞或做類似的遊戲,輸者或違令則需受罰飲酒。
《紅樓夢》中多處提到「酒令」,非常寫實,讓人嘆為觀止。四十回︰「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杯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又如四十二回︰「寶釵笑道:『你還裝憨兒。昨兒行酒令你說的是什麼?我竟不知那裏來的。』那麼,為甚麼鴛鴦要說「酒令大如軍令」呢?
「酒令」最早脫胎於周朝酒官制度,而盛行於隋唐時代。從王公貴族、文人雅士逐漸流傳到民間,並形成一種酒令文化。唐代詩文中酒令出現頗多,如白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其它還有各種介紹酒令的書,如《醉鄉律令》、《小酒令》、《酒令叢鈔》等。
春秋戰國時,又把「酒令」比為政治,所以稱為「觴政」。在酒宴中行酒令必須嚴格聽從令官的號令,令行禁止,誰都不能違反,所以說「酒令大如軍令」。又《詩經․小雅》上記載:「凡此飲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而監、史說的就是酒官,監督酒宴上的秩序,防止因濫飲而違背禮法,所以「酒令」也具這種節制飲酒的作用。
古代的酒令在史冊上出現的種類繁多,有牙牌令、雅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四書令、典故令、拆字令、骰子令、不語令、急口令、手勢令等等。飲酒行令者必須是機智敏捷,有一定的文學才華,而酒令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詩、詞、曲、賦,花鳥景物,知識廣泛無所不包,是極多采多姿的飲酒藝術。@*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