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回歸十年變化受矚目
【大紀元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北報導)昨日中華港澳之友協會邀請香港名嘴黃毓民和譚志強等人,就香港主權移交十年的政經變化和台港關係進行座談,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受邀致詞中,除再次強調台灣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同時希望台港建立正常化聯繫協調機制,港儘速來台設立辦事機構,推動台港全方位交流。
日前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引述鄧小平1987年的談話,強調香港不適宜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適合行政主導,連日受到輿論討論,此議題同時成為座談會上的焦點。
三權分立與行政主導爭議
游盈隆首先回顧1990年香港基本法起草的過程中的三權分立精神,起草委員會主任姬鵬飛在人民大會上的報告,「本法有關的規定體現了行政和立法之間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關係」,同時香港特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吳邦國日前的一番談話,顯然遺忘了基本法的立法精神。
游盈隆指出,據陸委會的統計,這10年來至少有175件事件足以證明,中共違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事實上,成了「京人治港」,破壞「自由經濟體制」,干預「司法獨立」,窒息「新聞言論自由」。
他表示,香港人民也在過去10年中,進行一場「記憶對抗遺忘的鬥爭」,人們檢視中共是否能信守當年「一國兩制」的承諾。
司法動搖是政治最大困局
黃毓民則指出,中國一向是由全國人民大會主導,表面上是立法主導,嚴格的說是共產黨主導。香港一向是行政主導,在港英時代就是如此,10年來並沒有不同。那麼吳邦國為什麼有行政主導的談話呢?主要是對於香港的立法機關擁有殘缺不全的權力感到不安,表現在立法是否會對特區首長提不信任動議,以及民主派的成員有過半數之虞。
然而,回顧香港移交10年來,政治上最大的困局,主要還是在司法獨立受到破壞,人大常委會三次解釋基本法,使得司法權獨立受到衝擊破壞。
這三次分別是1999年港人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問題,香港首次向人大請求釋法。其次是在2004年,對於2007年實現行政長官普選和2008年立法會直選的爭論中,中共中央主動釋法拒絕普選。第三次,是2005年董建華下台後繼任人任期的問題。
傳媒自我審查危及經濟發展
兩岸評論員譚志強也認為,香港目前最重要的指標是法治,如果法治獨立性受侵蝕,言論自由也會受到影響。
他也指出,香港本地傳媒的自我審查越來越嚴重,媒體自動地「少提政治」「多談經濟」,忽視最重要的經濟消息,其實是中共最高領導人的人事安排的政治新聞。香港媒體主動向北京高層靠攏,言論自由弱化的結果,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將逐步消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