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難民是中東和平主要障礙之一
【大紀元6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對立的巴勒斯坦哈瑪斯集團與法塔組織目前分別統治加薩走廊與約旦西岸地區的情況,固然無助於解決為時已久的以巴衝突。分析家指出,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更是達成中東和平的主要障礙之一。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以色列一九四八年建國造成四百萬巴勒斯坦難民,一九六七年中東戰爭又導致七十五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其中不少人是再度逃離家園。
支持巴勒斯坦的人權組織Badil指出,未經聯合國登記的巴勒斯坦難民還有以色列建國時逃離家園的一百五十萬人,一九四八年後在以色列流離失所的二十七萬四千人,以及一九六七年後在占領區流亡的十五萬人,難民總數實際上超過六百萬人。
巴勒斯坦歷史學者、乃至若干以色列人都將原先暗中活動的猶太民兵與武裝幫派在一九四八年逼走大批巴勒斯坦人的行徑稱為一個種族淨化的實例。
但是以色列的官方歷史宣稱,雖有少數巴勒斯坦人被逐離家園或遭到任意殺害,大多數巴勒斯坦難民出走是為了逃避阿拉伯鄰國煽動的一場戰爭。
分析家表示,無庸爭論的是,巴勒斯坦難民的命運一直被排除在以巴和平努力之外,因為若是獲得重返家園的權利,他們將危及全世界唯一猶太人國家的前途。許多以色列人也將巴勒斯坦難民視為攸關生存的問題。
質疑巴勒斯坦難民人數的以色列不承認它對巴勒斯坦難民負有任何道義責任,辯稱在一九四五至五六年間曾有八十萬猶太人被阿拉伯國家驅逐出境,他們大多數最後在以色列定居。
根據聯合國大會第一九四號決議案,難民有權利無條件返回家園安居,或是取得他們損失的賠償。
儘管如此,在中東外交中,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一直未受重視。所有以阿衝突的解決辦法都緊釘著一九六七年中東戰爭,也未將一九四八年發生的事列為衝突的一個因素。
以色列不但辯稱它是唯一的猶太國家、世界各地猶太人的避難所,而巴勒斯坦難民可以前往二十二個阿拉伯國家,甚至指出聯合國大會決議案在國際法之下沒有效力,聲稱尚未同化的巴勒斯坦難民是被等待以色列毀滅的前線阿拉伯國家扣為人質。
中東外交以一九六七年為焦點當然對以色列有利:當時占領的土地被認為是問題所在,因此解決辦法只能局限於占領地的劃分。
然而,這對巴勒斯坦人大成問題,因為他們認為是中東衝突核心的一九四八年流亡潮「災難」受到忽視。
巴勒斯坦人指控以色列否認有此「災難」、推卸責任,但是因此不斷與阿拉伯鄰國衝突。
以色列極力否認此一指控。支持猶太復國運動的歷史學者辯稱,新成立的猶太國家當時受到入侵阿拉伯軍隊吞併的威脅。
但是新一代的以色列歷史學者認為,建國時期的總理班古里昂誇大阿拉伯的威脅,是為了執行驅逐巴勒斯坦人並儘可能奪取原屬巴勒斯坦領土的一項秘密計畫。
分析家指出,一個猶太國家需要猶太人占人口多數,這當然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的一個主要關切。
根據聯合國一九四七年批准的分割巴勒斯坦計畫,以色列將在百分之五十五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國。但若沒有人口大幅遷徙,猶太人口未必會超過阿拉伯人。
在以色列宣布建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與黎巴嫩軍隊對以色列宣戰,展開第二階段的一九四八年以阿戰爭。
以色列在戰後控制了百分之七十八原屬巴勒斯坦的領土,由於大批巴勒斯坦人外逃或被逐離,猶太人口約為當地阿拉伯人的六倍。
分析家表示,這個結果確為以色列人帶來安全,但是數以百計村鎮已無巴勒斯坦人,也造成今天的巴勒斯坦難民問題。
不希望喪失猶太人占人口多數的優勢,以色列一直在談判解決以巴衝突時將巴勒斯坦難民及其後裔排除在外。
但對大多數巴勒斯坦人來說,除非有一項承認大批巴勒斯坦難民被迫遠離家園的中東和平協議,他們的命運仍將是一個未癒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