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眼淚 嘉明湖

布農族遷徙十字路口 畢業尋根之旅

韓婕

人氣 360

嘉明湖,位於海拔3,300公尺是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純淨美麗,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叫做天使的眼淚;不過,在一、兩百年前它是驍勇善戰的布農族遷徙的十字路口,也是擊退鄒族的古戰場,日前霧鹿國小9位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回到嘉明湖尋根,並舉行畢業典禮!

布農族的遷移史

中央社消息,布農族是台灣的高山族群,也是居住在最高海拔的原住民,早期活動在中央山脈2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山,大部分集中在西部高山,以狩獵維生,各家族有家族的獵場,互不侵犯。

18世紀後,西部布農族發生兩次大遷徙,第一次遷至花蓮的大分山,大約2百年前,大分的布農族第二次遷徙,開始往下遷徙至海拔1千至2千公尺的高度。到了嘉明湖後,一支往西走遷至高雄桃源的梅山,一支往東到台東利稻,一支往北至台東加拿、龍泉一帶。

布農族文史工作者阿力曼說,沿著嘉明湖往向陽、啞口大崩壁、大關山箭竹林至向陽這個步道,也就是南橫公路沿線這支布農族遷徙下山的足跡,他認為霧鹿國小畢業生沿著祖先的足跡,回到當時族人分散的十字路口,相當有意義。

阿力曼說,台灣過去兩支高山族群─鄒族和布農族,兩族群同樣是奔馳於中央山脈,獵場重疊,發生過多次激烈戰爭,善於高山作戰的鄒族勢力範圍一度擴張至向陽山,布農族在嘉明湖、三叉山、饅頭山這塊廣大的高原,展開全力反擊,終於在嘉明湖擊退鄒族,鄒族從此未再越過向陽山。

布農族人擊退搶奪獵場的對手後,就會圍繞著嘉明湖「報戰功」,向部落婦女誇耀自己的戰績。

霧鹿國小嘉明湖尋根


6月15日,台東縣霧鹿國小校長曾淑玉(前)帶領9名畢業生,克服艱困的山路,在台灣最高的湖泊嘉明湖舉行畢業典禮。(中央社)

經過了二、三百年,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左),再度迴盪在台灣的屋脊上;霧鹿國小9位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布農族勇士再度回到祖先的遷徙十字路口–嘉明湖尋根報戰功。(中央社)

100多年後的6月15日,霧鹿國小布農族的5男4女9位畢業生小朋友再度回到嘉明湖,鳴唱「八部合音」,渾厚的聲音,穿透一層又一層的雲霧,繞過一座又一座山頭,告訴祖靈「子孫回來了」!

登山口前,小朋友卸下裝備,跟著家長一起祭祖,告訴祖靈,「我們要回到祖靈住的地方了,保佑這趟行程平安」。

過了向陽避難山屋,第一個挑戰是大關山峭壁,2、3百公尺長的6、70度陡坡,佈滿大大小小的「壺穴」,「壺穴」原來是在河床上形成,卻能在海拔2千多公尺的高山看到,相當稀奇。

接著是著名的「玉山圓柏」,白色蒼勁的樹幹,迎著強烈的山風,在森林界線上唯一生長的針葉樹讓人感到敬畏;往前推進,則是「中央山脈南斷的驚嘆號」─啞口大崩壁和「睥睨山林的白巨人」─白木林,大自然處處充滿神奇。


啞口大崩壁的白樹林。(中央社)

台灣屋脊上的畢業典禮,左方為天使的眼淚–嘉明湖。(中央社)

最大的挑戰─好漢坡,幾乎達到80度的坡度,100多公尺的山頭,布農族小勇士咬著牙,終於抵達嘉明湖避難小屋。
完成壯舉的男同學,在女同學的圍繞下,遵循傳統「報戰功」,告訴祖靈,自己是誰的後代,自己如何克服困難登上嘉明湖。
隨後校長曾淑玉頒發畢業證書給9位小朋友,輕撫小朋友的臉頰說,「你們在學校的最後一堂課─尋根,已經圓滿結束了」。@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卑南溪上游出現堰塞湖  傳說中大海再現
布農族射耳祭 傳承技藝 重現分享文化
南迴大崙堰塞湖目前無潰壩之虞也不影響魚類迴游
布農族射耳祭 4縣千人參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