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侵學術自由 港前教育官請辭
【大紀元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教育學院風波經過4個月的聆訊後,調查委員會昨日向行政長官曾蔭權提交報告,指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不當干預教院兩名職員的學術自由,但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的指控就不成立。羅太隨即發表公開信辭去廉政專員一職,並提前退休。曾蔭權已接受其請辭,但對同樣涉嫌干預學術自由的教統局局長李國章的去留,則隻字未提。有議員指李國章應該與羅范椒芬一同辭職。教院學生會則建議,當局應該調查其它大專院校,是否和教院一樣受過政府官員干預。
教院風波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公然漠視兩位教院學者葉建源和鄭燕祥發表意見的權利,特別令人遺憾,即使出於善意,也屬不當。
報告:莫禮時無捏造指控
報告表示,教院校長莫禮時不太可能捏造對羅范椒芬不滿教院學者寫文章批評教改的指控。報告說,羅范椒芬無論認為自己的動機如何良好,也不應該向莫禮時投訴教院學者批評政府的政策,亦無權阻止學者這樣做。
報告還說,羅范椒芬沒有公開和使用適當的渠道發表意見,卻採取一種看似恐嚇和報復的態度,是不能接受的,亦有違公眾預期高級公務員在行為得體方面應達到的標準。同時指出,羅范椒芬作為掌管教育事務的第二位最高級官員,應該明白自己的看法不可能僅屬個人觀點,而是在某程度上明顯代表政府的意見;又指她當中可能摻雜了挫折感和憤怒情緒。
報告指有關李國章的兩項指控不成立,但有立法會議員指他應承擔責任,引咎辭職。(大紀元資料圖片)
籲政府謙虛包容異見者
此外,報告提出當局應以謙虛、無畏和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意見者,而不是加以貶損或作出個人威嚇。
至於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和其他政府人員,報告指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他們對教院院校自主作出不當干預,亦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有聯手用不當的手法,去令教院無法有效運作。報告中對李國章的第一和第三項指控皆不成立。第一項是指控2004年1月教院校長莫禮時與李國章通電話時,後者試圖說服莫禮時主動向香港中文大學提出合併。李國章表示,若莫禮時不這樣做,他會放手讓當時任職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的羅范椒芬隨意削減教院的學生名額。第三項指控內容,是指李國章曾說:「I’ll remember this. You will pay!」(我會記著,你會付出代價)。
調查委員會建議設立一個獨立於政府的委員會,可以是教統會的一部份或是獨立的委員會,成員只包括高等院校信任和尊重的人士,由教育資助委員會協調,處理有關師資培訓院校的問題。
曾蔭權未談李國章去留
在報告呈交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昨日下午會見媒體。他透露星期一已經收到廉政專員羅范椒芬的請辭,但昨日下午羅太再次向其請辭,並提出提早退休,雖曾挽留但被拒絕,他對此表示難過。
曾蔭權又說,報告指對李國章的指控不成立,他感到欣慰。對於外界所關注的李國章的去留問題,曾蔭權則未有表示,也沒有接受在場記者的提問,便匆匆離去。
廉政專員羅范椒芬昨晚發表公開信,稱她將於7月1日離任,開始退休前休假。
羅范椒芬在信中表示,她決定辭職,是與教院風波的調查有關,但這不是倉卒的決定。她重申沒有干預學術自由。羅范椒芬強調,調查委員會與她有嚴重分歧,並且沒有妥協的餘地,為維護尊嚴,決定不再繼續留下。
教統局自九七後推行一連串教育改革,讓教師承受極大壓力,亦被批評影響教學質素。大規模的教師抗議行動一個接一個,希望當局能聆聽他們的心聲。(大紀元資料圖片)
2003年7月6日,過千名香港教師頂著烈日集會及遊行,表達到自回歸後一系列教改政策的不滿。(大紀元資料圖片)
2003年7月6日,過千名香港教師頂著烈日集會及遊行,表達到自回歸後一系列教改政策的不滿。(大紀元資料圖片)
羅太涼薄言論屢招不滿
羅范椒芬無論是主管教育還是廉政工作,都惹不滿和質疑。她在擔任教統局常任秘書長時推行教育改革政策,致有教師聲稱因不堪壓力而自殺,她卻說如果是因為教改,不應只有兩位教師自殺。結果這番言論被指「涼薄」,引起連串風波,爆發中共接管香港後最大的教育界危機,她最後為此道歉。另外,她也曾在一個青年活動中說學生最沒有資格批評政府,她之後亦為此道歉。
去年,羅太調任廉政公署專員,除了其資格引起爭議外,有媒體揭露其兄長范鴻齡身兼中共國企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職務,和中共高層關係密切。
教院校長莫禮時及前副校長陸鴻基昨晚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知悉委員會認為李國章的證供可信性有不足之處,亦質疑羅太的誠信,他們歡迎委員會提出的各項相應建議。
聲明又指,深信改善目前政府與師資培育機構的溝通渠道,以至專上教育界的整體運作,將有利香港長遠利益。
莫禮時(教院網站)
陸:學術自由是核心價值
正在加拿大的前教院副校長陸鴻基在接受本港電台電話訪問時表示,他是憑良知及良心,在調查教院風波的聆訊中講出事實,有多少指控最終成立,由委員會決定,而委員會亦認同他個人及教院部份證人是誠實的。
陸鴻基又表示,對長達4個月的教院風波聆訊有深刻感受。他不認為聆訊浪費時間及金錢,又認為委員會的報告,確立了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是香港核心價值。
他並說尊重羅范椒芬辭去廉政專員一職的決定,但不判斷對方這樣做的目的。
已離開教院的學者葉建源表示,調查報告確認羅范椒芬曾向莫禮時就他對批評教改的文章提出投訴,顯示在事件中羅范椒芬是要負上責任。
葉建源希望當局就調查委員會的建議,檢討政府與高等教育院校的運作及關係,避免再次出現干預學術自由的事件。
話你知
「他(李國章)說你不發表,我會記住,我會記住,你要付出代價。」陸鴻基在校董會1月決定不再和校長莫禮時續約之後,突然公開指他們兩人多年來都被教統局高官施壓,逼教院和中大合併,矛頭更直指李國章和羅范椒芬。李國章隨即回應說:「如果有人干預大學學術自由,是非常之嚴重,非常之嚴重,我再重申一次,是香港不可以接受的,如果有人隨便說誰人干預,誰人干預,請拿出證據來。」
到2月中,曾蔭權宣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教院風波,4名關鍵人物,莫禮時、陸鴻基、李國章和羅范椒芬,3月底開始先後作供。委員會就7項指控,包括李國章表示,如果中大教院不合併,教院會被削減學額;李國章向拒絕發聲明譴責超額教師遊行的陸鴻基表示會跟他算帳,以及羅范椒芬要求解僱教院教職員等等,共進行了39日聆訊,傳召了24位證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