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曉欣/鹿港報導〕高齡95歲的鹿港阿嬤許黃柑,耳聰目明,穿針引線都難不倒她,2年多來,她只要有空就踩縫紉機,雖然縫製一條小涼被得花上2天時間,但她慷慨地與人分享,將小涼被送給親友與有需要的人,迄今已送出100多條!
送出百條 溫暖人心
〔記者劉曉欣/鹿港報導〕高齡95歲的鹿港阿嬤許黃柑,耳聰目明,穿針引線都難不倒她,2年多來,她只要有空就踩縫紉機,雖然縫製一條小涼被得花上2天時間,但她慷慨地與人分享,將小涼被送給親友與有需要的人,迄今已送出100多條!
從小,許黃柑的手就特別靈巧,雖然從未拜師學藝,卻能自行縫製衣服,直到現在,她身上所穿的衣服,幾乎都是親手縫製。
「我們都是穿媽媽做的衣服長大的!」許黃柑的女兒許秀寶說,即使她已經步入社會,但是看到喜歡的衣服樣式,只要跟媽媽說一聲,媽媽就會按照她所描述的款式量身打造,總是讓她的朋友羨慕不已,如今雖然媽媽不再做衣服,但是睡覺蓋的被子以及身上背的包包,還是出自媽媽之手。
原本許黃柑只是為自己和兒孫做衣服,2年多前,因為有人送布料給她,做衣服以外,剩下許多零布,於是隨手縫製小涼被,每條被子共有4層,內裡2層、外層被單2層,還可拆下外層被單清洗,相當方便。
兒孫們對於她縫製的小涼被愛不釋手,夏天睡覺蓋住肚皮,冬天看書就蓋在大腿上,輕便又舒適,在兒孫鼓勵下,許黃柑繼續踩著縫紉機,縫製小涼被轉送親友,與人結緣。
小涼被不只與人結緣,同時分送給有需要的人,一對隔代教養的祖孫就收到她的小被子,阿嬤說,在富裕的台灣,一條小被子並不是特別的禮物,卻是她親手所縫製,她希望一條小被子能讓人感受到暖暖的人情味。
〔記者劉曉欣/鹿港報導〕95歲的鹿港阿嬤許黃柑不僅手巧,因為識字不多,但她以巧思克服,一本電話簿充滿奇特有趣的符號,例如用紅色標籤標示外縣市電話,行動電話就直接畫上手機,女性朋友以畫個縫紉機作為代表,到底「寫」些什麼,只有她自己才懂。
許黃柑說,早年因沒有求學的機會,識字有限,為抄寫電話簿,方便隨時聯繫,她曾認真學寫兒女的名字,但只是幾個簡單的字,抄寫朋友的電話時,於是以圖案或符號取代。
例如,畫「月亮」代表名字裡頭有「月」;畫朵「花」,則是名字裡有「花」,如遇上蘭、梅等字,因為都是花名,她會再加上記號,以示區別。
至於手機號碼,她則直接畫個手機;女性朋友畫上縫紉機圖案;部分電話還貼上紅色標籤,代表外縣市的電話,林林總總的圖案、符號,外人看來一頭霧水,她卻是一目了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