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定名
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尤其到了端午節時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早自周代的時候,五月五日就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以艾草配掛在身上,或者以香蒲葉燒熱水洗澡,來達到避邪和防止疫病纏身的作用。
唐朝以前的「端午」並不是專指五月五日,那時人們把每一個月的初五,都稱為端午。洪邁《容齋隨筆》有言:「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張九齡上大衍曆序云:『月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也。』」唐以後這種用法就少了,可見端午專指五月五日,是唐以後的事。
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一說唐明皇八月五日生,宋璟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是以午為五也,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為了避「五」的字諱,便將端五改為端午;另一說則指自先秦至兩漢,五月節的日子年年不同,但都定在第一個午日,「端」是「初」的意思,「端午」之名由此而生。
端午節別稱
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別稱最多,堪稱節日別名之最。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端午又稱為「浴蘭令節」,這個典雅的名稱來自「蓄蘭沐浴」的端節禮俗。《大戴禮記》云:「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夏小正》云:「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由此可知,古代採蘭沐浴以袪除邪毒是端午節的一大盛事。
宋代稱端午節為「天中節」,因為端午已近夏至日,民間認為過了端午才是夏天的開始。此時,天氣炎熱,蚊蟲孳生,百毒齊出,很容易發生傳染病,古人就用「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為「女兒節」。《宛署雜記》記載:「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然而此一習俗似乎僅見於北京。
民國成立以後訂端午為「夏節」,另外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又訂「詩人節」。道教則稱此日為「地臘節」,此外還有五月節、午日節、龍日等稱呼。
屈原(大紀元)
端午節起源
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一是流行久遠的傳統觀念,認為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二是端午正逢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有學者據此推測是源於對惡日的禁忌;三是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民族對龍的崇拜;四是說端午節源於夏至。
為了配合節氣的運行,端午節融進了夏令飲食、服飾、禁忌等風俗。周處《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端午吃粽子的飲食習俗在漢代並無特別的紀念意義,只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俗有「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諺,意指吃過粽子才能收起冬衣。
自漢朝末年起,端午節才逐漸由夏至節令、風俗禁忌演變為祭奠有關的歷史人物,其中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是紀念大文學家、愛國詩人屈原,此外還有紀念東漢孝女曹娥、吳國忠臣伍子胥等說法。從南北朝統一之後,中國的南北節俗趨向統一,端午節祭奠屈原正式由楚地而遠播全國。
聞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又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 - 競渡和吃粽子, 都和龍有關。聞一多推測,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節日。自古相 傳,吳越是斷髮文身之國,其斷髮文身的目的是「象徵龍子」,以避免傷害。《漢 書。地理志下》應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髮,文其身,以像龍子,故 不見傷害也。」聞一多的結論是,端午的發端應該是一個龍的節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