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表演藝術

中國舞風行(1) 彩陶上樂舞圖案紛呈

【大紀元6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綜合報導)甫於五月中結束全球巡迴公演的美國神韻藝術團,向世人揭示了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一台大戲。七月上旬將在紐約舉行的「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其背後深遠的文化意蘊或許可藉由回顧中國古典舞在神州大地風行盛況的片段來略窺堂奧。

新石器時代的陶盆、岩畫、骨笛

一群人手牽著手,面向一致,排列整齊,圍成一個大圓圈,頭上都有小辮式的飾物,身體擺動一致相互起舞,這種「連臂踏歌」的民間歌舞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正在跳舞的有三組人,每組五人。這些樂舞紋飾繪在一件彩陶盆上,1973年秋天,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

這件出土的樂舞紋彩陶盆經由碳–14測定,是距今大約5000年至5800年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的遺物,它的出土為研究中國原始樂舞提供了真實的根據,這是迄今出土文物中可確定時代的最古老一幅原始舞蹈圖。

同屬新石器時代有樂舞紋飾的陶器,還有出土於甘肅酒泉縣干骨崖出土的一只陶罐。罐身兩面繪有對稱的跳舞形象,三人一組,共六組。她們細腰長裙,雙手叉腰而舞,頗有韻律感。同為青海地區出土的宗日彩陶盆,在內壁上也繪有跳舞人的形象,分成兩組,一組13人,一組11人,也是連臂而舞,姿態生動。

由這些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彩陶盆,刻劃著人們翩翩起舞的流韻,顯現出原始樂舞受到當時社會的高度重視。

此外,在雲南滄源、內蒙陰山、新疆崑崙山口、寧夏賀蘭山等地的岩石壁畫,據專家考證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有些描繪樂舞的畫面是獨舞、對舞、群舞。賀蘭山岩畫有一幅舞蹈圖,一群衣飾明顯的人物,整齊的站成一排聯手起舞,與舞蹈紋彩陶盆上舞人的舞姿動態一致。

致力於整理中國五千年舞蹈文化的76歲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孫穎表示:「中國河南舞陽發現,距今約8000年用鶴骨做的笛子,屬新石器時代早期,上有七個孔,是七聲音階。因為音樂文化與舞蹈文化並行,說明中國舞蹈的歷史很長很豐富。」

黃帝的《雲門》與堯帝的《咸池》

相傳黃帝時期的樂舞稱為《雲門》,據《左傳‧昭公十七年》所載,黃帝得「雲氣之端」,所以黃帝以「雲」為圖騰。黃帝在五千年前曾因戰勝蚩尤部落而名震天下,《雲門》是頌黃帝坐鎮中原威震四方的贊歌。在《山海經》中黃帝不僅是人間的至尊,且是崑崙山巔的天帝,所以《雲門》已成為祭祀天神的象徵。

堯的樂舞叫作《咸池》,傳說是對黃帝樂舞「增修而用之」。咸池是天上西宮星的名稱,相傳此舞在仲春二月播種季節舉行,其表演意義與耕植生產活動有關。

《莊子‧天運》記載,有一次黃帝在洞庭之畔舉行《咸池》的演出,有位叫北門成的人看了,先是感到害怕,繼而覺得懈怠,看完後心神不寧,迷惑不已。

他問黃帝何以故。黃帝首先肯定他的感覺,並解釋這部樂舞一開始就是驚之以雷霆,表現天地萬物周而復始、無始無終、循環往復的規律,顯示宇宙無窮、生命短促,所以讓人看過之後有畏懼之感。

接著,樂舞表現的是世間萬物的規律運行,陰陽調和,剛柔相濟,所以它又讓觀者感到安心和舒暢以致懈怠。最後,樂舞表現的是或生或死、無聲無形的境界,所以又讓人感到迷惑不解。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迷惑中認清自己的本性,應該是反璞歸真。莊子藉《咸池》闡發他的道家思想,從中彰顯出一些原始祭祀樂舞的神祕力量。

舜帝的《韶》與典樂官「夔」

舜的樂舞叫作《韶》,傳說創作於4000餘年以前,它被視為天神賜予人類的含有某種神聖意涵的宗教樂舞。因為它的舞蹈部分包含九次變化,並有九段歌詞,又稱為《九辯》《九歌》。歌舞時,用若干管子編排而成的吹奏樂器「簫」來伴奏,由很多人奏樂起舞,場面輝煌龐大。

這個樂舞流傳了兩千多年,春秋時期吳季札在魯國觀賞《韶》的演出,讚嘆道:「內容好極了,場面偉大極了!像天空一樣籠罩了一切,像大地一樣負載了一切。」

孔子在齊國觀賞《韶》的演出,極受感動,高度讚美其內容和藝術水準,認為它「盡善盡美」,沉浸在對樂舞的精神享受中,三個月嚐不出肉的滋味,不由讚嘆:「真沒想到,樂舞對人精神的陶冶和感染,竟然能夠達到這種忘卻一切的程度。」

今年2月中國新年前夕,美國神韻藝術團在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的表演,曾經參加國民黨對日抗戰的82歲退休老兵寧仲康觀賞之後也說:「大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根據《尚書》中《堯典》與《舜典》的記載,堯帝制定樂舞規格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舉措。舜帝叫典樂官「夔」掌管樂舞之事,去教導部落貴族子弟,要求為人正直而溫和,氣量宏大而莊重,剛強而不暴虐,簡樸而不傲慢。既有文學修養,能詩歌發言致意,又有音樂修養,能協調八音、致人神以和的人。

把樂舞看作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傳說中的舜帝就是如此。

在藝術表演的教化與感化作用上,許多觀眾觀賞神韻之後的反饋也常提及這點, 譬如Magola Spiegel是知名百貨Macy’s的商品採購員,逾70歲的她在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觀賞之後就說:「從整場表演學到了人要誠實、正直、有紀律、尊重,還有人類應該過正統有品質的生活,那是人們要有好的言行舉止,以及遇到好事或壞事時要如何處理與面對。」

研究古代文學的貴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啟成(1936~)認為,古代樂舞的性質大致有以下幾種:一、祭祀先祖及其圖騰崇拜;二、歌頌天地人合一,期盼豐收,德化禽魯;三、歌頌先祖改朝換代的創業史;四、歌頌先祖為民請命、建功立業的盛舉。

「中國古代樂舞以其特有的發展歷程充分發揮了其思想教育作用,其中所蘊藏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極其寶貴的、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副教授段愛萍(1960~)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