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組圖:相隔數百年鄭成功 又搭起日台橋樑

【大紀元5月8日訊】前言:在府城,鄭成功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在民間更有許多人將他視為祖先、神明來祭祀,為感念鄭成功的開台功績,及對府城歷史文化的影響,台南市政府每年均於鄭成功登台紀念日舉行官方的祭典儀式,近年來更擴大為每年固定的「鄭成功文化節」,今年策劃「國姓爺足跡文物特展」,跨海商借來自日本平戶、中國福建的珍貴文物,並將舉辦學術研討會,探討鄭成功的歷史定位;鄭氏王朝曾經稱霸亞太海域,奠定台灣海上貿易基礎,如今又因鄭成功信仰文化,拉起台南市、日本平戶市的密切城市交流。

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專題報導

鄭成功,這位西方人眼中的國姓爺、明朝賜封的延平郡王,民間信仰廟宇中祭拜的開台聖王,延平郡王祠的牌匾「前無古人」,已道盡鄭成功的歷史地位;民族英雄、延平郡王、開台始祖等,鄭成功集各種身分於一身,傳奇的一生,也影響了台南庶民生活,連小吃都沾染著鄭成功的口味。

台灣、日本都視為英雄偉人

鄭成功的母親為日本人,且出生地為日本平戶。近年來多次走訪日本平戶,促進日本與台灣文化交流的台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平戶人將鄭成功視為日本出生在異國成為英雄的偉大人物,一八五六年,平戶藩主下令在鄭成功出生地立兒誕石紀念碑,並下令每年於鄭成功誕生日祭祀鄭成功,足見日本人對鄭成功的推崇;他趕走荷蘭人的歷史,日本人甚至以傳統戲劇《國姓爺合戰》在民間流傳。

鄭道聰指出,在中國歷史上,鄭成功是前明的忠臣是清朝可畏的敵人,在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特殊政治關係下,鄭成功被定位為擊敗外族的民族英雄。

民間食物、習俗深受影響

鄭成功在台灣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十四個月,對台灣文化卻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庶民生活上也可看到這些影響。如安平地區端午節以煎?為過節應景食物的習俗、府城人吃俗稱國姓魚的虱目魚、三日節祭祖、農曆七月十四放國姓爺魚苗等節慶。

安平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何世忠表示,據傳,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兵復台圍攻熱蘭遮城時,因軍糧短缺,無法於端午節包粽子過節,於是鄭成功想出一個替代辦法,教軍民將米磨成米漿拌番薯粉配合海鮮做成油煎的粘糕來代替米粽,讓大家吃食,象徵性過端午節。

到了次年五月八日,鄭成功病逝於王城,依照傳統的習俗,家中有長輩過世,三年內不包粽子不炊粿,表示哀悼的意思;鄭成功是明鄭大軍的領袖,又在安平王城上過世,為了紀念他,因此安平的居民在隔年的端午節就以「煎?」來代替包粽子過節,以後相傳成俗,安平地區每逢端午節就以「煎?」來紀念國姓爺,也成了安平人過端午節特有的節慶食品,後來也發展成蚵仔煎這種傳統小吃。

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台南人最愛的虱目魚,也被稱為「國姓魚」,據說,鄭成功來台時吃到這種魚,覺得味甚鮮美,問了一句「這是什麼魚?」「什麼」因此流傳成為「虱目」魚;另有一說則是虱目魚外形很像日本一種音同「虱目」的魚,因國姓爺誤認而得名。

除了飲食,台灣部分地區不過清明節,而是於農曆三月三日「三日節」祭祖,也與鄭成功有關,有一說法是因為鄭成功忌諱「清明」二字,因「清」於「明」之上,故下令祭祖日為三月三日。

此外,許多廟宇還因鄭成功信仰發展出特別節慶活動,如鹿耳門鎮門宮在農曆七月四日鄭成功壽誕日便會在鹿耳門溪旁,施放虱目魚苗,放生前還會由宋江陣擔任海祭,於出海口祭壇上遙祭鄭成功。

——————————————————————————–

國姓爺像 台日中長得不一樣

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專題報導

國姓爺鄭成功究竟長什麼樣?一直眾說紛紜,成大建築系教授傅朝卿曾走訪全台各地及中國、日本供奉鄭成功的廟宇,蒐集到近二百幅鄭成功畫像,也曾著書分析鄭成功的長相,發現流傳於台灣、日本與中國地區的鄭成功容貌與裝扮差異很大。

傅朝卿指出,鄭成功的容貌為何?經常引起爭議,坊間有很多書籍對此有所討論,有些描寫鄭成功「臉型為蛋圓形,蓄著三綹短鬚」;荷蘭人記載的「梅氏日記」則描寫他「皮膚略白,面貌端正,眼睛又大又黑」;有些認為畫像上的鄭成功似乎顯得太老,畢竟他不到四十歲就早逝。

傅朝卿表示,民國五十幾年,官方定出一個標準版本的鄭成功像,延平郡王祠內由雕塑家楊英風所塑的鄭成功像即是官方標準版本,觀其容貌,應是根據收藏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內的鄭成功畫像所塑。



延平郡王祠大殿的鄭成功像為雕塑大師楊英風所塑,也是官方版本的鄭成功像。(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攝)

台南市文資保護協會曾於民國八十八年舉辦一次鄭成功圖像票選活動,當時最受歡迎的是日本平戶供奉的鄭成功像,長相較具日本人的特徵。

傅朝卿指出,鄭成功做為人或做為神的不同身份,長相不一,學術界多認為一位西方畫家於十七世紀所畫的鄭成功像,最為寫實,畫像中的鄭成功濃眉大眼、容貌英挺;這張畫像的複製版後來也被供奉在嘉義溪口的開元殿。



這幅鄭成功像是一位西方畫家於十七世紀時所繪,據說是描繪鄭成功面貌最寫實的一幅畫像。(圖由成大教授傅朝卿提供,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翻攝)

而鄭成功的神像容貌也各具特色,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開基神像,造型及表情十分優美;據傳延平郡王祠前身的開山王廟供奉的鄭成功神像從清朝乾隆中葉流傳至今,至一九五二年因整修延平郡王祠,這尊神像被請出去,開始流落民間,一直未回到原本的開山王廟,維持香火的神聖使命則由民間相傳的神明會,以擲筊決定「爐主」的方式輪流奉祀。一直到二○○五年,才被請去開山王廟全台唯一交陪境廟宇「媽祖樓天后宮」作客,信徒原期待有朝一日能將神像請回延平郡王祠供奉。

地方耆老則相傳,當初這尊神像會被請出延平郡王祠,據說是有次總統蔣介石出巡至此,看到鄭成功被當作神像膜拜十分不以為然,他認為鄭成功應該是民族英雄,不是神明,因此要求將神像移走,改以雕塑代替。

延平郡王祠供奉的鄭成功神像歷經幾朝更迭,戰後國民政府將延平郡王祠改為中國廡殿式樣的建築;西元一九四六年,委託台南名師蔡心雕刻一尊高六尺餘的延平郡王像安座於正殿;一九六四年因重建延平郡王祠,這尊神像又被請至鄭氏家廟供奉,祠建成之後,又請名雕塑家楊英風重塑泥像供於正殿。

傅朝卿表示,現供奉在鄭氏家廟的神像是蔡心依據日本畫家小早川篤四郎所繪圖像雕塑,大臉無鬚、體型稍胖,與官方版本鄭成功白瘦臉蓄短鬚的長相差距甚大;除了延平郡王祠、鄭氏家廟外,安平開台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三老爺宮、大人廟等廟宇供奉的鄭成功神像,也都各有其特色。

特別的是,日本平戶每年固定於鄭成功誕生日祭祀鄭成功,近兩年,台南市與平戶市因鄭成功結緣,官方及民間交流密切,兩年前安平開台天后宮並依照廟內供奉的國姓爺神像另雕一尊神像,分香給日本平戶的鄭成功廟,使得出生於日本,逝世於台灣的鄭成功,香火最後再由台灣傳至日本。

——————————————————————————–

婆娑之眼 難得一見

〔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連續第六年舉辦鄭成功文化節,今年最重大的意義在於突破外交困境,將日本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及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館藏與鄭成功相關文物,以「婆娑之眼—國姓爺足跡文物特展」呈現在民眾面前。

台南市長許添財指出,這項文物展證明文化無國界,鄭成功的精神價值將是全球劃時代新的人類思想價值。

台南市政府五月卅日將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海洋台灣與鄭氏王朝」,以鄭氏王朝貿易組織與方式、鄭氏貿易船(即台灣船)與海洋文化發展、外國觀點的鄭成功與其王朝、鄭成功與當代台灣等四大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廣泛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使得今年的鄭成功文化節,更具學術深度及廣度。



此次「婆娑之眼—國姓爺足跡文物特展」展出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收藏的台灣船圖卷,將做為台南市政府打造台灣船時的依據。(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攝)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