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酒與醫藥
我國生產酒的歷史悠久。關於酒的發明,歷代文獻有所論述。依《戰國策·魏策》所載,夏禹時代狄發明造酒。該書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根據此說則酒發明於公元前21世紀。另據《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該書「酉部」又說:「杜康作秫酒」。杜康也是古代傳說中酒的發明者。後世常以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如曹操《短歌行》:「何以醉憂,惟有杜康。」
早在商周時代,酒已成了帝王和貴族們普遍喜愛的飲料。《書經·無逸》曾說,殷紂王「酗於酒德」。《詩經·大雅》則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之句。孔子在《論語·鄉黨》中亦有「惟酒無量,不及亂」之論。
酒又是古代用來治病的藥物之一。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湯液醪醴論篇」,專論如何用酒治病。醫,繁體為「醫」,從酉,酉就是酒,酉的初文作「酉」,像酒罈之形,說明酒與醫藥密切相關。至今不論打針或針灸,仍然要用酒精消毒滅菌,內服的藥酒亦不少。
長沙馬王堆漢墓竹簡《十問》曾說:「酒者,五穀之精氣也,其入中散流,其入理也徹而周……故以為百藥由。」言酒乃五穀之精氣所化,進入人體後很快隨著血液循環而周流全身,所以酒常為百藥所用。
《漢書·食貨志》云:「酒者,天之美禰,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又說:「酒,百藥之長」。上述竹簡《十問》與《漢書》的這類論述,恰恰說明我國早在西漢以前就有了「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也反映了古人對酒的醫療作用之高度重視。
中國古代的酒都是未經蒸餾的酒,帶酒糟的叫醪,也叫濁酒;濾去酒糟的酒叫清酒,與後世的黃酒頗相類似。無論濁酒或清酒,其所含酒精度都很低,所以古人的飲酒量很大,即使多飲幾杯也難以致醉。例如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所飲的就是這種清酒或濁酒之類。他們的飲酒量都很大。
中國的蒸餾酒始產於元代,這在元代醫家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有具體記載,該書卷三有阿刺吉酒,並且明確指出,此酒「味甘辣,大熱,有大毒(指含酒精度高)。主消冷堅積,去寒氣。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這就表明,當時所釀製的阿剌吉酒就是蒸餾酒。
又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二十五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又說:「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裡同樣表明,燒酒也是蒸餾酒,實際上就是後世所說的白酒,最早由元代開始制代,乃蒸取滴露所得。其顏色清亮,有如泉水一般,因其含酒精度很高,所以是一種「味極濃烈」的烈性酒。
酒性溫熱而味甘、苦、辛、有毒(指含酒精),能通血脈,行藥勢。主治風寒痺痛、筋脈枸急、胸痺、心痛、脘腹冷痛等。《名醫另錄》言其「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本草拾遺》說酒可以「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消憂發怒,宣言暢意。」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北宋邵雍云:「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此得飲酒之妙,所謂醉中趣,壺中天者也。若夫沉湎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則行,甚則喪邦亡家而隕軀命,其害可勝言哉!」又說:「過飲不節,殺人頃刻。……善攝生者宜戒之。」李時珍說得很對。
酒有二重性,少飲則有益,特別是少量飲用紅葡萄酒、黃酒等低度酒能活血祛瘀,有利於心血管病的防治;多飲則有害,過量飲用就會造成酒精中毒,直接損傷人的肝臟和大腦,同時還會招致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脂肪肝等種種疾病,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人的生命。所以李時珍的告誡很值得人們認真記取。
我國自古就有使用藥酒健身或防治疾病的傳統,單是《本草綱目》所記載的藥酒就有69種之多。諸如五加皮酒、天門冬酒、地黃酒、當歸酒、枸杞酒、人參酒、茯苓酒、菊花精、黃精酒、桑椹酒、竹葉酒、花蛇酒、烏蛇酒、蝮蛇酒、龜肉酒、鹿茸酒等等,大多為後世所常用。直到今天,各種酊劑和藥酒更是名目繁多,而且每年仍在不斷增加新品牌的藥酒。
在此要特別提醒人們注意,不論任何酊劑或藥酒,均兼有藥物和酒的雙重身份,飲用時一定要恪遵醫囑,嚴格控制用量。尤其是用白酒等烈性酒製作的藥酒,只宜少量飲服,更不可超量服用。
文章來源:中國藥材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