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鐵蹄下的荷蘭
【大紀元5月4日訊】荷蘭人早在1930年前就預見,希特勒掌權後,將會引起歐洲的大災難。可是荷蘭人保持中立,掩耳不聞,視而不見希特勒的咆哮和罪惡,他們以為,不去招惹這個兇惡的納粹,自己就可以免遭災難。
然而,事實讓荷蘭人接受了一次刻骨銘心的陣痛。1940年5月10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五早晨,從德國飛來的飛機載著跳傘部隊,和地面的秘密警察部隊攻進荷蘭邊境,打碎了荷蘭中立的夢想。五天後希特勒佔領了幾乎整個荷蘭。從此荷蘭人開始在納粹鐵蹄下長達5年的悲慘生活,直到1945年5月5日荷蘭解放。
鹿特丹淪陷
1940年5月10日德國納粹軍隊開始進攻荷蘭,經過四天荷蘭軍隊的頑強抵抗,德軍突然改變了作戰方案。在5月14日的早晨10:30分,一封來自德國納粹的信「哀的美敦書」送往了荷軍總部,要求鹿特丹立即投降,否則在當日下午一點鐘德軍將攻佔鹿特丹,加上20分鐘的空中轟炸,荷軍總部必須在兩個小時內作出回答。荷蘭軍人和民眾憤怒了,他們堅決地回致:「我們絕不投降,我們不需要兩個小時」。
事情是相當殘酷。首先-荷蘭將軍威克曼(Winkelman)需要為「哀的美敦書」的簽約事宜發表宣言,因為在談判中,德軍暫時停止轟炸。也是中午時分,鹿特丹居民在停止轟炸期間趕緊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馬路上慌亂的人群在四處奔跑。但不久,人們得到消息,德軍的飛機從不來梅(Bremen)和西發倫(Westphalen)已經起飛前往鹿特丹。這意味著,還有90分鐘鹿特丹將變成一片廢墟,數百萬居民生命於危難之中。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德軍的飛機由遠到近,人們耳邊漸漸聽到隆隆轟炸聲。果然如此,到1:30分,數以千計的炸彈落在鹿特丹,人們不敢相信德國納粹真的會這麼做,很多學生還在準備上課……
與此同時威克曼將軍得到另一個訊息,德軍第二個轟炸目標是猶翠特(Utrecht),然後將所有的城市被輪流轟炸。在殘酷的事實面前,威克曼將軍只有被迫宣佈投降。鹿特丹搖曳了紅旗,轟炸暫時停止。荷蘭軍隊被通知就地銷毀武器。這時微赫明娜皇后正應英國國王喬治六世(GeorgeVI)之邀,在白金漢宮做客。皇后正準備就餐時,殘酷的消息傳到她的耳中。皇后和所有的荷蘭人驚駭了。
十週之後,被摧毀的鹿特丹廢墟仍是煙霧瀰漫。有800人死亡,8萬人無家可歸,共有24000棟房屋,2500戶商店,500座咖啡廳,70所學校,21棟教堂,20所銀行,12所戲院和2家劇場被摧毀。鹿特丹淪陷成為事實,納粹肆無忌憚的掠奪了幾乎整個荷蘭。
苦難日子
悲慘歲月降臨荷蘭,荷蘭人喪失自己民族的尊嚴,生活更加退步,食物短缺,失去自由,宵禁,箝制媒體自由以及死亡。恐懼伴隨漫長的冬季在沒有燃料的情況下度過。突然而來的大搜捕,逼迫數以千計的男性被抓到勞工營。尤其盟軍戰敗後,不幸的荷蘭人在納粹的報復中艱難的生活著。幾千人,包括小孩,婦女死在德軍的報復行動裡。德軍還故意鉗制食品和燃料,以至在解放前的最後一年有一萬五千人被活活餓死。
花環:2004荷蘭女王碧翠絲在荷蘭紀念二戰結束紀念活動時,向遇難者敬獻的花圈。(玉清攝影/大紀元)
種族滅絕:對於猶太人來說,這是一段真正顫慄的年代。在1940年約有14萬猶太人口住在荷蘭,大多住在阿姆斯特丹,戰爭後卻只有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倖存。年僅14歲的猶太女孩在遇難前兩年身藏秘室時,用少女的真情實感記錄下納粹恐怖的種族歧視。《安妮日記》成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見證。日記中這樣寫到:「我們許多猶太朋友和舊識大群大群地被代走。蓋世太保對他們非常的粗暴,用裝牲口的車廂將他們運到威斯特波克,也就是德倫特的那個集中營,他們把所有猶太人都往那裏送………」「我們認為他們多數都被殺害了。英國電台說他們被送進毒氣室。那也許是最快的方法。」
安恆之戰:也叫花園廣場行動。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1944年由美軍,英軍,波蘭軍隊組成的盟軍,在荷蘭中部的安因荷芬(Eindhoven)開闢通道通往安恆。一個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設計的計劃正在實施。這個計劃簡單而又驚人,那就是,如果計劃實施成功,二戰將可能在數週內結束。人們向上帝祈禱著,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然而一個夢想消失在」奪橋遺恨」。一支萬人盟軍空降部隊奉命把守安恆的橋樑,兩天任務結束後,僅僅600人倖存。「只差一座橋」,被英國第一同盟空軍准將布郎寧言中了。接下來,納粹實施一系列報復行動,及銷毀一切可作的證據,也就是「大屠殺」。
嗎哪行動:北荷蘭人始終不能忘記那低飛的藍卡斯特戰鬥機。安恆之戰失敗後,荷蘭人的生活更加艱難,很多人的臉因為飢餓,挖出鬱金香球莖來充飢而變為綠色,飢餓使每星期死亡人數達500人。流亡英國的荷蘭總理葛班地(Gerbrandy)終於在1944年12月寫了一封信給盟軍的艾森豪爾:「荷蘭政府無法接受光輝的解救軍救來的是一堆屍體。」盟軍戰鬥機終於在那年的春天低飛至地面60公尺,開始向荷蘭民眾仍下一袋一袋的食品包,荷蘭人奔向大街,田野,揮舞著手臂歡呼,男人哭泣著舞動著任何在風中飄動的物品。他們在床單上寫著:「願上帝祝福你」當時才五歲的一位荷蘭婦女,得到了一塊巧克力。她記憶著,「我從未吃過如此香甜的東西,現在我還留著包裝紙呢」,「對於我們這些倖存者,這些食物就像上帝賜的嗎哪」。
重獲自由:嗎哪行動對於荷蘭人來說是黎明前的曙光。1945年5月5日德國納粹終於宣告投降,在荷蘭瓦格寧根簽署了正式文件,從此荷蘭獲得自由。人們狂歡他們的自由,欣喜幸福的到來,感念盟軍的援救。也沒有放過還沒逃走的荷蘭納粹和買國賊,將他們逮捕入獄。有的被判處死刑,有的被派去修建毀壞的建築和道路。人們悲痛地清理著自由的代價,戰爭給荷蘭帶來巨大的損失。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或失蹤,被毀壞的房屋有七萬所,8360所農場,一萬所工廠和200棟教堂。價值金額達幾兆盾。
安妮故居博物館(玉清攝影/大紀元)
不忘過去,荷蘭人不願意回憶起那段悲慘的日子,但是他們始終讓他們的後代不要忘記。解放後,荷蘭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許多紀念碑和紀念館,《安妮故居》博物館,安恆戰役紀念館,馬赫拉滕的美軍公墓等都是二戰時期悲壯的歷史見證。並定為每年的五月四日和五月五日為荷蘭「紀念日」,以緬懷過去,珍惜現在。走好未來。
馬赫拉滕的美軍公墓(玉清攝影/大紀元)
安妮的父親奧托當年曾經說過:「我們的目地是要教育人們,讓悲劇不再重演」。兩年前,美國總統布什在參加歐洲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60週年時,參拜了馬赫拉滕的美軍公墓,他在講演時說:「60年前,世界上的暴君學到了一個教訓,那就是,任何強權都抵不過自由的力量。今天我們緬懷自由偉大勝利,緬懷數千個白色大理石與大衛之星,在此彰顯我們為此所付出的慘痛代價。」(//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