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會勘外傘頂洲固沙保育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三十一日電)位於嘉義縣東石外海的「外傘頂洲」,有逐年外移、表土流失嚴重的現象,嘉義縣長陳明文今天下午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研究小組前往探勘,就學術面探討國土復育的可能性,未來將提報給中央參考。
陳明文今天下午與縣府一級主管、縣議員、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研究小組人員,一起搭乘膠筏前往外傘頂洲會勘,中山大學海科院研究小組將針對固沙保育、養殖海籍圖等做評估分析後,就學術面探討國土復育的可能性,未來提報給中央參考。
陳明文指出,每年的東北季風吹襲,造成外傘頂洲的沙地迅速流失,如何固沙、讓土地不會流失,問題已迫在眉睫;縣議員王金山也指出,外傘頂洲目前有百分之九十的土地位於嘉義縣,外傘頂洲的流失,嘉義縣影響最大。
由於東石沿海有數千戶養蚵人家,每逢颱風季節吹走蚵棚,蚵民卻受限於漁業法規定必須擁有海籍證照,否則無法獲得補償,因此縣府委託海洋科學院將東石海域現有蚵仔養殖區約一萬五千公頃、依四十五個區域畫出海籍圖,讓每戶蚵農都擁有「海籍」證照。
對此,負責這項調查的中山大學副教授薛憲文表示,目前已經完成五個區域,將來完成後,受惠的蚵民約有四千至六千戶。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陳陽益則指出,外傘頂洲已逐漸增加速度往東南方向偏移,初步估計每年平均偏移量約在六十至七十公尺左右,他認為外傘頂洲的天然資源相當具有保護價值,建議在迎波處鋪設磚塊,並植栽綠色植物,讓表土不致流失,同時可利用淤積泥沙嚴重的布袋港的沙土作為填土,「以砂填砂」,一兼二顧,是最省錢省力的方法。
陳明文表示,固沙保育需要經費,地方政府沒有經費,但國土的流失是事實,這份研究報告將會提供給中央參考,並研議其可行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