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時政評論

三峽水壩的隱患

舉世注目的三峽水庫於2006年完工。在「要高峽出平湖」和「於天斗」的黨文化中所完成的巨大工程卻無中共高層領導人參加完工儀式, 不能不說明此項工程帶來的負面效應與隱患。

今年5月,各地媒體紛紛報導,長江荊江大堤有可能垮塌的消息。在另一方面暴露出三峽水庫的負面作用。報導說,最近幾年長江潰堤現象日益頻繁,據統計,自二 ○○四年九月以來,荊江大堤出現六十四處崩岸潰提,其中,至少四處是重點崩岸潰堤,諸如文村夾、石首調關、松滋謝牟崗、抱雞畝閘等。最近一次事故發生在3 月22日,石首江段一段長30米,寬8米的堤岸垮塌。

中國有關方面在湖北荊州的勘察發現,荊江大堤多段出現險情,如果在洪水季節垮塌,將造成災難性後果。

荊江大堤是中國長江重點堤防之一。長江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磯長337公里的河段,流經湖北省荊州地區,稱荊江。荊江北岸上起江陵縣棗林崗,下迄監利縣城南,長182.35公里的江堤稱為荊江大堤。荊江大堤是江漢平原防洪安全的屏障,保護1100萬畝耕地和800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萬一大堤潰決,江漢平原將遭受嚴重洪災,武漢市也受到洪水的威脅。

三峽水庫不僅對下游河道產生影響。據報導,三峽大壩上游17公里處名為「野貓面滑坡體」的山坡,最近發生蠕動變形事件,當地政府今年四月赫然發現該滑坡出現一道長兩百米、寬七十厘米的裂隙。報道引述中國交通部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三峽管區負責人的話,「當地居民曾反映說,去年底大壩水位由一五六米回落後,野貓面滑坡體開始出現裂縫,初步判斷蠕動變形與水位消漲有關」。

今年4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長江水利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編製完成的《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7》對外發佈。

綜合媒體的報導,報告指出,長江中下游河道安全洩量與長江洪水峰高量大的矛盾十分嚴重,而三峽工程的防洪庫容明顯不足,工程建成後又引起河道沖淤變動、蓄洩關係及河勢發生新的變化,長江防洪形勢十分嚴峻。那麼當初大壩防洪的目地如何體現呢?

三峽大壩蓄水後,已經產生對水區的污染。報告指出,三峽庫區的庫灣及支流回水區在春夏季節出現水華現象,原因是三峽蓄水後,回水區水流減緩,嚴重的只有每秒一.二公分,幾乎不再流動,使庫區周圍近岸水域及庫灣水體納污能力下降。報告指出,二○○四年庫區支流庫灣累計發生『水華』六起,二○○五年累計發生十九起,二○○六年僅二至三月累計發生『水華』十餘起,呈現加重、擴散的趨勢。

報告說,三峽工程建成後,不僅長江的水質污染問題惡化,長江防洪形勢仍然嚴峻,庫區蓄水後當地的微震明顯增加。 報告指出,三峽庫區是中國地質災害較為頻繁的地區之一,三峽水庫建成後,”有可能誘發構造性和非構造性地震”。

據報導,目前,三峽庫區共有各類崩塌、滑坡體4700多處,其中627處受水庫蓄水影響,863處在移民遷建區。

專家指出,危害最大的是構造性地震,在第二庫段仙女山斷裂、九畹溪斷裂、建始斷裂北延和秭歸盆地西緣一些小斷層的交會部位,都可能誘發水庫地震。監測結果顯示,二○○三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三峽地區微震活動頻率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歸─長陽一帶。

報告中指出三峽建設對長江生態的破壞,包括國寶白鰭豚、長江鰣已難覓蹤跡,中華鱘、白鱘數量急劇減少,已有二十多種魚類被列入大陸瀕危動物紅皮書。

對此現象,全球水夥伴組織中國區主席說:「用水發電,取得了經濟利益,但留給後代的卻是這樣的河流,不再生機盎然,而是一團死氣。」

另有學者認為,去年,四川和重慶一帶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乾旱,今年仍呈蔓延之勢,千百萬人飲水困難,罪魁禍首,就是三峽大壩,因為,正是三峽大壩,阻隔了四川盆地與外界的唯一連接口,長江水汽為之滯留不通。

三峽大壩去年完工蓄水後,原是汛期的八月,上游的重慶卻出現百年大旱,中游的武漢長江水位也降至史上第二低,各界議論紛紛,許多人更將矛頭指向三峽大壩,認為是蓄水引發「木桶效應」所致。

今年4月19日甘肅省高台縣南華鎮小海子水庫決口。小海子水庫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庫容350萬立方米。下游有2個村莊和大面積農田。 水庫決口後,下游臨近農田一片汪洋。

在中國8萬5千座水庫中,3萬座存在嚴重問題,其中包括200座大型水庫和1千6百座中型水庫。中國官員說,中國有幾萬個水庫存在嚴重問題,是威脅下遊民眾生命財產的「定時炸彈」。

三峽大壩是造福於民,還是造禍於民?我們從黃河的死亡,幾萬個水庫的問題,河道、河區生態的惡化可以看出端倪。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而毀壞了中國人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中共邪惡之一。

【正見網】(//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