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經消息

中國借鏡台灣股市經驗需等五至十年才見效

【大紀元5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二十五日電)中國股市去年以來的走勢與台灣二十年前頗類似,專家指出,北京推出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作為「洩洪」措施,若想借鑑台灣的經驗,透過投資海外產品冷卻股市,可能要等五至十年才可能見效。

台灣七十年代在前總統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下,經濟保持兩位數高速成長,股市由一九八六年的一千多點,升至一九九零年三月的一萬二千六百八十二點高位,升超過十倍。期間新台幣不斷升值,兌美元由四十元升至二十五元。這些情況都與目前的中國相似。

台灣股市在一九九零年三月泡沫爆破後的一年內,股價指數一度急跌至二千五百點。

「股市急升的道理都一樣,經濟成長很高,貿易順差大,有升值壓力,外資湧進,沒有其他投資管道,就只有股市。」荷銀投資管理中國區總裁章嘉玉接受明報訪問指出,在一九八五至一九九零年,除了股票外,台灣只有一種投資工具,就是中國正在力推的QDII產品。

章嘉玉說,一九八七年台灣實施透過銀行的「指定用途信託基金」業務,讓投資者投資海外市場。但因當時股市很熱,投資海外的人只佔少數。而這類投資海外的基金真正大賣,是近五年的事。因為過去五年經濟衰退,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偏低;台幣也是最弱,台灣投資者都投資到海外。

她表示,一來散戶不懂,也沒有多餘資金可以分配中國的客戶不知何謂資產配置,所以QDII都是高端的客戶,資產有一定實力,可承擔一定風險。

她強調,降溫和投資者教育應是長遠的政策,提供投資海外的管道讓資金進出,是要大家分散投資風險。要達到政策成效,她預期需時五至十年。

章嘉玉認為,要吸引中國投資者投資QDII產品,不應是提升回報率的考慮,而是教育投資者認識風險。只重視回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因為任何股市都有風險。投資者須很清楚風險意識,知道在投資什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