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9日訊】(轉載《新紀元周刊》第十四期焦點新聞)
無間道一詞為佛教傳說中所提到部份人死後所到的地獄中,刑法最殘酷的一個。在電影《無間道》中,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他們如同生活在無間地獄中,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無間道》劇情介紹。
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改編自香港影片《無間道》的《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囊括包括最佳電影等4項獎項。徐步高案被稱為香港無間道真實版。(Getty Images)
改編自香港電影《無間道》的外語片《無間道風雲》,在今年奧斯卡電影頒獎禮上大放異彩,囊括最佳電影等4項獎項。在現實生活中,香港也有一個《無間道》真實版。被稱為「魔警」的徐步高,去年3月在一宗離奇槍殺案中身亡,揭發出涉嫌殺害3名警員、1名銀行護衛的3宗犯罪案,身邊的人卻毫不知情。
2007年2月26日,死因裁判法庭審理徐步高案,預計審期37天,吸引了香港媒體破紀錄的注意力,日日追蹤分析案情。媒體關注徐步高怪異性格的形成,他看希特勒的自傳,以《狼圖騰》為楷模,否定「一面倒式」地批判南京大屠殺,是否促成他走上「魔警」之路?
內地作家姜戎的小說《狼圖騰》在中共禁書風潮下,獲官方推薦持續暢銷,對「狼性」的呼喚驟然響起。徐步高怪異的背後,和狼文化又有怎樣的聯繫?
被稱為魔警的前香港警員徐步高,涉及3宗命案,4人死亡。據稱他以德國納粹獨裁者希特勒為楷模,閱讀內地學者姜戎的《狼圖騰》,深受其影響。(Getty Images)
一槍4亡3命案
在古狗(Google)上搜索「徐步高」,有多達15萬項相關訊息。在雅虎(Yahoo)上關於「徐步高」的搜尋一度列入排行榜第二位,到底徐步高是何人?
徐步高,70年出生於福建,8歲來港,1993年加入警隊,2007年死亡,前香港警務警察。已婚,育有一女。
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發生離奇槍戰案,兩名軍裝巡邏警察與一名男子在尖沙咀行人隧道內激烈交火,雙方對射了10餘發子彈,造成兩名值勤警察一死一重傷,嫌疑犯當場死亡。案中戴假髮的嫌疑犯就是休班警察徐步高。更耐人尋味的是此次槍殺案中,徐步高所用手槍被證實為5年前被槍殺警察梁成恩的佩槍。
警方後來證實,徐步高涉及2001年梁成恩被槍殺案、同年荃灣麗城花園恒生銀行50萬元被劫和巴籍護衛被殺案,以及上述尖沙咀行人隧道兩名巡警遇襲案。3案都使用同一把槍。
香港媒體還披露,徐步高可能還涉及更多的持械槍擊案件。事件披露後,震驚香港社會。
在殺人的背後,徐步高一直予人幹練、精明的感覺,在家人的眼中,他盡顯孝順和負責任的一面,和他結婚10載,任職社工的妻子,形容他是一個出色的丈夫及父親。但他性格非常好強,讀書要爭做班長,任職警察則要爭做神槍手,但因為太過自我而屢次失敗,不獲晉升,因而懷恨在心。婚姻生活中,他也向太太承認不忠,背著太太四處嫖妓。
人格分裂?希魔影響?人生失意?
對徐步高案件的死因聆訊於今年2月26日展開,警方邀請了香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澳洲的心理專家和精神病科醫生等出庭,分析徐步高的犯案心理,個人都有不同的闡述,引起熱烈討論。
FBI刑事調查分析專家詹姆斯(James)指徐步高患有人格分裂;澳洲犯罪學專家博漢士則剖析徐步高的犯罪動機,因家庭、婚姻及事業皆失意,從其床頭字句來看,他甚至幻想成神,透過奪取他人性命將自己昇華,最終目的是滿足權威和發泄憤怒,導致其精神變態,成為連環殺手。
香港精神科專家阮長亨則斷定他並無精神病,他披露徐步高從小博覽群書,特別喜歡閱讀有關戰爭的書籍,對納粹獨裁者希特勒的著作最感興趣,又喜歡閱讀內地學者姜戎撰寫的《狼圖騰》,並於案發前半年向母親推薦該書。
阮長亨強調,這本《狼圖騰》對人的影響,要視乎讀者的心態。
大國崛起下的中共狼文化
究竟被「魔警」視為楷模的《狼圖騰》是怎樣的一本書籍?據報導,這本書記錄了內地作者姜戎在蒙古大草原下,觀察當地人與自然的生存故事,認為中華民族只有放下奴性,發展狼文化,保持競爭精神,才可解決華夏民族居於弱勢的局面。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3年12月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中初次提出「和平崛起」論後,引起中共鷹派不滿,遂藉由高調炒作《狼圖騰》,構造國族主義戰鬥意志。該書隨即在內地甚至港台熱炒,銷售量超過200萬冊,囊括多項獎項。繼《狼圖騰》之後,各類鼓吹「狼性」的作品紛紛出籠:《狼》、《狼道》、《狼魂》、《酷狼》、《藏敖》、《狼的故事》。有人評論說:「中國真的鬧起狼災了!」
居於北京的獨立中文筆會主席、政論家劉曉波發表文章《「狼圖騰」取代「龍圖騰」》,文中指,「狼圖騰崇拜」正在大國崛起的口號下形成。各類媒體上一片「狼嘯」。愛國憤青大講「狼性」,御用菁英大談「狼文化」,甚至有報導說:「很多政要、商界領導人手一本。」比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就說:「讀了《狼圖騰》,覺得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做法也值得借鑒。」
劉曉波指出:「我猜想,如果《狼圖騰》的作者姜戎與共軍少將朱成虎相遇,兩人必定有太多的共同語言。姜戎在小說中禮讚嗜血的狼性,朱成虎在面對西方記者時狼性大發,惡狠狠地告誡:一旦中美開戰,中國『準備讓西安以東的所有城市被摧毀。當然,美國人將必須準備好數以百計,或兩百個,甚至更多的城市被中國人夷為平地』。這種『戰爭狂』的公開叫囂,只能以『狼文化』名之。」
「《狼圖騰》崇拜是狹隘而狂熱的獨裁民族主義的產物,它淹沒了人類共同價值,泯滅了起碼的正義感和同情心,混淆自由與獨裁、人性和反人性、善與惡、真與假、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實質性區別。它的唯一情感是冷血仇恨,唯一表達是漫罵宣泄,唯一表情是猥褻猙獰。所以,一個崇拜狼圖騰的民族最終將萬劫不復!」
而大紀元系列社論《解體黨文化》,則進一步指出,狼文化是中共黨文化的精髓,在一個鼓吹生存競爭、弱肉強食、崇拜狼性的社會裏,人與人之間必然是緊張的爭鬥、撕咬、充滿戒心。
徐步高的悲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滿足權威和發泄憤怒,和中共狼文化何其相似?
生前任職大嶼山北分區警員的徐步高,為人非常自我,要強好勝,圖為他(右一)在2000年高級警員擢升警長升級檢定考試中勝出,接受考試官的祝賀。(政府新聞網提供)
案情披露至今,發現徐步高喜歡閱讀希魔的自傳,喜歡閱讀《狼圖騰》,幻想自己是神,透過殺人妄想提高自己的層次。不過另一方面,他與同僚一起往內地消遣時,在羅湖橋關卡眾目睽睽下大叫「平反六四、打倒共產黨」的口號;2004年高調參加「七一」遊行等,又詳細跟蹤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等親共人士,「想要做一番大事」。他或正或邪的兩面性,令人頗難理解。
黃成榮博士,香港城市大學犯罪學課程主任,同時也是香港知名的犯罪心理學研究專家,在2001年梁成恩遇害時,他對逃逸的嫌犯──也就是後來的徐步高──進行過詳細的心理描述,幾年後證明他當年的論斷相當準確。黃博士近日接受新紀元專訪,對徐步高的心理輪廓進行了描述。
深感身份卑微 不滿權威
對於徐步高的兩面性,黃成榮博士推測道:「我們看到他不是對中共有意見,而是對權威有意見。無論是《狼圖騰》、南京大屠殺、天安門事件,甚至香港的民主發展,都反映了一件事情,他覺得他自己無法影響社會,對權威很不滿。他覺得他是一個很低迷的角色,這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
徐步高從大陸移民到香港,小時候生活困苦,父母離異,而他從小就奮發圖強,想要出人頭地。當上警察後,在多次升職考試中都不能成功晉升,引起了他對上司的不滿,但又不能向其反映意見,結果只好在外面的世界尋求滿足和成功感而犯案,目的是宣泄不滿的情緒。
《狼圖騰》教曉報復 不妥協
黃成榮博士指出,徐步高出現了犯罪學「迷亂理論」,受到欺凌後,仇恨的心理很濃厚,「他對於南京大屠殺、《狼圖騰》,影響都是一樣,很多人在南京的時候對日本人,權威終於要妥協和死亡。而《狼圖騰》就提醒他,做人不能夠妥協,要向人報復,不擇手段。」
黃博士指出,徐步高最大的失敗在於過份自我,沒有團隊精神。同時對於任何不成功的例子都歸咎於自己,覺得自己很無用。黃博士說:「不要自以為是,就算我們不滿意甚麼人,我們都要學會用正確合理的方法表達,不能夠剝奪別人生存的權利,甚至剝奪他人的財物。」
極度自我 極度好勝
對於他要求平反「六四」,參加「七一」遊行等,黃成榮博士指出,雖然徐步高對民主有訴求,但並不等於改變了他骨子裏的極度自我,反對權威的個性:「一個人的變化不是這兩年的事情,這幾年他站出來要爭取民主,反而反映出他對權威討厭的態度,他不喜歡順應權威,無論是中共,還是香港政府,甚至上司。」
黃成榮博士希望徐步高的案例能夠帶給人兩點啟示:第一、不要自以為是,做人一定要有原則和底線。「徐是一個極度好勝的人,極度好勝的人內心有無限的慾望,慾望驅使他做完一個錯誤,再做另一個錯誤,每次都尋找一個更高的目標。我會提醒每一個市民,慾望是無止境的,所謂知足常樂,我們應該生活得足夠,就快樂。第二,我們永遠要從他人角度去思考事物,你看看徐步高殺了梁成恩、曾國恒,或者殺了巴籍的護衛員,對方的家人都很慘。
據媒體報導,徐步高曾披麻帶孝,手持民主字牌參加04年七一大遊行,但黃成榮博士指,即使徐步高對民主有訴求,但並不等於改變了他骨子裡極度自我,反對權威的個性。(新紀元)
在整個徐步高事件中,令人驚訝的是,香港媒體的瘋狂追蹤報導。去年3月底案發後,媒體轟炸式地持續報導案情發展及內幕,亞洲電視更拿出徐步高當年和太太參加電視節目「百萬富翁」比賽的錄影片段,剪輯後重新播放,完全不顧徐步高家人的感受。
今年2月底開審後,適逢香港特首選舉選情最激烈的時候,有電視臺在專隊抽出人馬跟蹤特首選情外,又另外派一組人每天專門報導徐步高案件,重視程度完全不亞於特首選舉。各大報紙更是隔三差五地做頭版報導。
儘管媒體如此重視徐案,作為讀者或觀眾的市民卻對事件漠不關心。記者訪問了多個香港市民,大多只知道徐步高此人,對案情發展顯得痛癢無關,大有媒體炒作之嫌。有網民發表評論指,不想再見到徐步高的新聞。
對此,資深媒體人士、香港《信報》專欄作家王岸然稱,這是香港媒體「新聞娛樂化」的表現,更驚呼:「傳媒墮落了!」
他指出,媒體是扮演社會公義的角色,有責任監督社會不公的現象,但現在媒體一窩蜂的將關注點放在這類純粹追求感官刺激的新聞上,對文化提升、對塑造公民素質有負面影響。
也許,在媒體報導方向上,港媒都應該反思一下。
媒體對徐步高案的瘋狂報導,左右市民的文化價值觀。(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