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雷擊
【大紀元5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十八日電)明代金門三塔之一的金城鎮水頭「矛山塔」,經過金門縣政府復建後成為著名懷舊景點。不料今天下午在雷雨交加中,塔頂鎮剎的石葫蘆,遭到雷擊掉落地上毀損,縣府派員緊急會勘後,決定原樣重修並加裝避雷針,以防範再發生天災。
水頭「矛山塔」是在下午四時十五分左右,在雷雨中被雷電擊中塔頂,塔頂的石葫蘆應聲掉落地上,被矛山下的福建省調查處人員發現,向金門縣政府通報。
金門縣政府民政局課長陳金增等人,於雨停後趕往矛山檢視,發現僅塔頂的石葫蘆掉地,斷成數塊,所幸塔身完好。
縣府官員指出,「矛山塔」為六角形、七層的石塔,高有十一點五二公尺,塔頂的石葫蘆為鎮剎,又稱塔剎,將會僱請傳統工匠重修,並加裝避雷針設備防範。
「矛山塔」位於水頭矛山山頂,為明洪武二十二年(西元1388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築金門城防禦倭寇,當時在金門城郊南磐山建「文台寶塔」、水頭矛山建「矛山塔」、太武山建「倒影塔」,均為石塔,被稱明代金門三塔。
三塔中僅「文台寶台」保留下來,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其他兩塔中,「倒影塔」毀於1918年地震,1936年重建,翌年完工後又拆除,至於「矛山塔」是1961年國軍構工時拆除,金門縣政府於三年多前依文獻資料和遺留塔石復建,重現明代三塔風采。